走进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楼楼道墙壁上挂满了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其中有50余幅国画作品来自李咪娜的学生。

李咪娜,教龄18年,原来在海原县第二中学任教,为了更好的照顾自己唐氏综合征的孩子,2015年申请调入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海原县特殊教育学校培智五年级绘画与手工老师。


(资料图片)

“因为我也有一个特殊孩子,所以我非常了解特殊孩子父母的不容易,理解孩子错误行为产生的原因,知道如何与家长有效沟通,如何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作出判断并正确引导。”李咪娜说。

2020年寒冬,李咪娜在校长段成茂的提议下,在学校成立了绘画兴趣小组,带着学生一起学习国画。老校区办公条件有限,没有适合绘画的桌子,她从库房抬来一张张乒乓球案子,擦洗干净,铺上毛毡,摆放好笔墨纸砚,打造出一个简易而温馨的绘画教室。

李咪娜送教上门。

由于折翼的孩子们存在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反应迟钝、理解能力受限、肢体动作僵硬,所以如何灵活的用笔、控水、蘸墨、调色,如何合理地布局、构图、勾勒、晕染……都是教学中亟须解决的问题。“很多时候,我的情绪都在崩溃得边缘。可我心里清楚,这些孩子都是慢天使,急不得!我也明白,这些孩子的生命比常人更加脆弱,残缺与生俱来,不能再人为地给他们制造痛苦。”李咪娜说,“可能是因为自己淋过雨吧,总想为别人撑起伞来!”

李咪娜通过学习绘画心理学了解到,通过自由创作可以分析出孩子身体、思想、家庭关系等是否健康。于是她鼓励孩子们自由发挥,大胆把自己遇到的开心的事情或烦恼的事情画出来,并大声说出所画内容。从孩子们的所画所讲中,她发现了很多问题并查阅相关书籍,与家长沟通交流,总结出适合每个孩子教育方法。久而久之,孩子们越画思路越来越开阔,手腕也越来越灵活,控笔能力也显著的提高了。

心怀温暖,常持大爱,“持爱”是每个特教老师上岗前的第一课,也是李咪娜们终其一生的使命追求。

在海原县特殊教育学校,这里的每位老师都有“超能力”,他们是老师、是母亲、是保姆、是医生,只要孩子们需要,他们可以随时切换角色。为学生擦屎擦尿、换洗衣裤、甚至被学生“攻击”,这些普通老师看来难以想象的事,却是特教老师的日常。

这些特殊教育老师,本着“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理念,还十年如一日坚持做好“送教上门”工作。送教学生家庭大多不富裕,每次送教,老师们都会给孩子们带去衣物、食品和生活用品。

李咪娜在日记中写到,“不记得第几次走在‘送教上门’的路上,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所不同。孩子们看到我们,就犹如看到亲人般欢喜,我们的努力换来孩子们一次次新的进步,看着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我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发光,那种触及心灵的感动,是只属于特教老师的荣光。”(宁夏日报记者 杨淑琼/文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