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国科学报》记者 韩扬眉
近日,国际著名生物学综合期刊eLife的一个“改革”,引发了科研界和期刊界的广泛关注。
10月20日,中科院一区、国际著名生物学综合期刊eLife宣布:从2023年1月31日起,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文章,eLife都不会作出“接受/拒绝”的决定,而是直接发布在其网站上。
(资料图片)
尽管Science专门发文,称这一做法是“颠覆性”的。不过,这一决定仍然让很多科研人员产生了疑惑:
“eLife难道要变成带点评的预印本arXiv网站吗?”
“发表在eLife上的论文单位还认吗?”
“是不是什么水平的文章都可以发表了?eLife的文章还靠谱吗?”
eLife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革”?对科研人员投稿和期刊评审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作者,而非编辑,成为论文是否发布的“决策者”
eLife将这一模式称为“eLife assessment”,即所有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都将在eLife网站上发布为“已评审预印本”,并附有eLife评估和公众评论。作者还将可对评估和公众评论进行回应。接下来做什么将完全由作者决定,无论是修改和重新提交,还是宣布其为最终记录的版本。
有专家称这是“创新开放的同行评审模式”。事实上,2018年6月26日,eLife的执行董事Mark Patterson和主编Randy Schekman发表了一篇社论,提出要试行一种开放同行评审方式,这种评审方式将改变作者、编辑和审稿人的地位和作用,作者将是论文是否发表的决策人。
传统同行评审的最终出版决定权在编辑手中,步骤是:提交、初审、同行评议、终审、出版。
而eLife assessment的模式的5个步骤是:提交、同行评议、发表、作者修订、记录的版本。
这也就意味着,作者接收到审稿意见后,如果觉得修改意见合理,可以进行修改后即可发表。如果作者觉得修改意见不妥,他可以提出异议或决定不发稿。
eLife assessment模式。图源:eLife
“投稿门槛并未降低,‘对话’过程更重要”
采访中,专家们认为,这一做法的优势,是可以提高论文质量,鼓励作者做更好的成果,使得审稿人给出更专业、中肯的意见。
与传统模式有些许区别的是,在同行评审阶段,eLife采取的是编辑和评审专家协商式审稿,加强了审稿人之间的交流互动,避免出现令科研人员头疼的“完全不同的评审意见”。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韦中告诉《中国科学报》,编辑不作出“拒绝”的决定,并不是说不拒收文章,而是编辑经过初筛,判定其是否能够进入同行评审。编辑觉得不符合标准,文章还是进不来。
“不会影响质量,门槛和水准也并未降低。当然,这时候编辑团队的‘抉择’以及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对话’质量决定了期刊的水平和发展走向。”韦中说。
中国医科大学图书馆刘丽萍等人在研究中提到,eLife采取新模式的决定宣布之前,曾以大约300份投稿论文作为实验对象,对试行的论文评审新模式已经进行了测试。
之所以“有信心”这么做,专家认为来自于eLife背后强大的编辑团队。
eLife的主编是诺贝尔奖得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著名细胞生物学家Randy Schekman。此外,期刊拥有一支20人的高级编辑团队,以及分布于各个学科领域的199位审稿编辑团队。这些编辑都是生命科学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包括国际杰出的专家教授、学科带头人和院士等。
“这些科学家编辑能够有很好的判断,初审时筛掉一些有‘硬伤’、不科学或是怀疑学术不端的文章,当他决定送审时,说明文章基本被认为是有一定水准的,随后公开发表的内容也基本是比较靠谱的。”《中国科学》杂志社总编辑任胜利告诉《中国科学报》。
这一新模式中“公开评审意见”的做法,让不少一线科研人员表示赞同。
韦中表示,这种模式让作者和审稿人之间有了更好的对话,这一过程“更重要”。
他说,“论文是科学研究某种阶段上的一个总结,并不是所有的工作都是完美的,即使正式发表的成果经过一段时间沉淀也有可能被推翻。将同行评审的建议、修改的过程公之于众,可以让更多的人,尤其是没有经验的人学习文章撰写、结果描述、故事讲述,以及细节和漏洞处理等,而这些一般很难学到。同时,作者和审稿人都会更认真地去回应疑问和慎重提出建议。”
任胜利也表示,公平评审一定程度上会对审稿人“施加压力”,这意味着他们必须在仔细读稿件的基础上,认真地给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不过对期刊评审效率和速度或许带来挑战。”
“原因或是出于商业运营的考虑”
在任胜利看来,这种模式是形式上的改变,而非本质上的“颠覆性”变化。他猜测也许是基于商业运营的考虑。
这或许可以从eLife的创办历史和运营模式谈起。
eLife创办于2011年。2011 年6月,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和英国的Wellcome Trust基金会3家机构共同出资创立eLife Sicences,启动创办新刊eLife,水准对标Nature、Science、Cell三大顶尖杂志。
eLife最初为受资助“公益”办刊,且开放获取,于2012年10月发表第一组文章。然而,资助只是提供了启动资金,对期刊运行并非长久之计。
该刊自2012年创刊到2016年都不收取作者任何费用。但从2017年1月起,eLife开始向作者收取版面费。
“主要是人力成本较高。”任胜利表示,按照传统开放获取学术出版模式,假如收到1万篇稿件,而实际发表2000篇稿件,那么剩下的8000篇收不到费用,稿件利用率低,大大浪费了编辑审稿的人力成本。
Cell Resarch常务副主编李党生等人曾在2015年发表论文估计,eLife初审退稿率在60%-70%。同时,他们也表示eLife花费巨大,后续如何维持其可持续性发展需拭目以待。
此外,eLife主编反对影响因子,注重论文质量。但就目前国内外科研环境来看,影响因子仍是论文评估和科研人员投稿的一项重要考量指标。eLife影响因子为8.713,在2021年度SCI《期刊引证报告》的9626种期刊中位列第767位,载文量排第107位。
高昂的投入、稿件层层筛选、影响因子不占优势等,有可能导致期刊运营发展步履维艰。
“这种状况或许让eLife有了缓解经济压力的商业运营考量。”任胜利介绍,eLife新模式的第二步“同行评审”时,论文经过期刊初筛进入领域专家的评审,便收取出版费,应该可以大大提高能够收费文章的比例。
类比,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有着完备的出版集群,商业化模式更成熟。除了旗舰期刊,旗下有一系列的子刊,这些子刊可以承接不符合旗舰期刊水准,但又具有一定重要性的文章。这样不至于浪费了审稿的人力成本,又通过论文处理费(ABC)支持和养活期刊的品牌。
同样,有着“开放获取”出版运动典范之称的《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期刊为了支撑其旗下几本学术水平比较高的刊物,通过创刊PLoS One大量发表“开放获取”文章来解决资金问题。
如今,我国学术期刊已经融入了“开放获取”行动,预印本平台也正在建设之中,尤其是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已于2016年正式上线,这是国内首个按国际通行模式规范运营的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
“eLife开放同行评审、商业运行模式等多方面可以为我们提供借鉴。”任胜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