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句谚语,寒门难出贵子。家庭环境对子女教育之间关系千丝万缕,学术界内常常流传一句话,“有钱人才去搞学术。”

贫穷真的是通往学术道路上的拦路虎吗?

胡海丽是生物技术与制药公司Surface Oncology的研究经理。日前,她在Science上分享了她求学阶段的心理变化。以下为她的自述:


【资料图】

“你的爱好是什么?”这是年轻研究人员在会议午餐上提出的一个稀松平常的问题。但讨论很快变成了一场炫耀课外活动的较量。我听着同龄人热情地谈论他们演奏的乐器,或他们参加的活动。

轮到我时,我喃喃地说,“我喜欢读书”。

我不想解释我的父母负担不起音乐或体育课程,或者我从来没有时间从事这些活动——我总是不得不做各种兼职工作。每逢这样的时刻,我总是焦灼难耐并产生自我怀疑——我不配进入学术界。

我成绩很好,但我感到无知和自卑

我4岁时,我的家人从中国搬到了荷兰。在新家里,堆满了捡来的东西,睡在我父母从街上捡来的床垫上,穿着慈善机构捐赠的衣服。我从来不邀请朋友到家里,因为我很尴尬。

尽管没有挨过饿,但我们的生活仅限于必需品。我的父母把每一分钱都存起来,用来开了一家中餐馆。我和我的四个兄弟姐妹都是在这家餐馆长大的。放学后,我会帮忙做春卷和叠餐巾纸,年龄再大些,我开始做饭和当服务员招待客人。

在我父母的设想中,他们的孩子高中毕业后会在餐厅全职工作。他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获得更好的工作。正如我母亲后来所说,“我不知道我的孩子这么聪明。”好在一位学校老师说服了我的父母,他建议我们应该上大学。

然而,仅仅聪明还不够。在大学里,我经常感到奇怪。我的同龄人会谈论政治、哲学和文化,这些是我们在家里从未讨论过的事情。我从来没有去过博物馆,没有度过假,甚至没有学过游泳。

我的成绩很好,但我感到无知和自卑——好像我的个人经历不如其他人丰富。

贫穷羞耻?不如敞开心扉

这种感觉使我无法敞开心扉与别人交流。

我一直担心会说些愚蠢的话,或提出会暴露我缺乏常识的问题,所以我一直保持沉默。哪怕在专业场合,除非我对自己必须说的话有信心,否则我不会提问或发表评论。这使我变得胆怯,我倾向于孤军奋战,而且在需要帮助时也不愿意寻求帮助。

我很幸运能够遇到“伯乐”导师,并且在我拿到博士学位时,增强了我的职业信心。尽管如此,我还是很难与人建立社交联系。我和儿时的朋友逐渐疏远了,因为我避免与人接触,我在研究生院也没有结交新的亲密朋友。

我告诉自己,人们无法理解我的过去,因为我的过去与他们的过去如此不同。我只有隐瞒这段过去,才能够融入他们的圈子里。

不过,直到几年前,我的前任PI告诉我,我是冒名顶替综合症的典型案例,我才完全意识到情况就是如此。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已经取得了足够的成就,知道自己有能力,但我却在自我怀疑和一直在学术界局外人的感觉中挣扎。

但我很快发现我并不孤单。我开始阅读有关高成就女性的故事,其中许多是第一代移民学生和像我一样的少数族裔。我读得越多,就越意识到过去对我的影响比我承认的还要大。

这些故事帮助我摆脱了出身贫穷的耻辱。我现在可以自由地谈论我的成长经历。这让我感觉作为一个人更加完整,也让我能够更好地与我的同事建立联系,令我惊讶的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与我分享了类似的故事。

归根结底,通往学术界的道路有很多,并不是有钱才能搞学术。

如果有更多像我这样的人站出来谈论人生历程,可以帮助下一代,特别是像我一样出身贫穷的人更好地把握他们的人生。

参考资料: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growing-poor-left-me-isolated-academia-until-i-began-share-my-story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