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2023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十五周年,也是第十五个全国防灾减灾日。过去十五年,中国在抗震防灾方面做了哪些新探索?在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前夕,记者采访了曾深度参与汶川救灾工作的专家高孟潭。
【同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特聘专家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高端智库专家 高孟潭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在汶川地震的时候,遭受破坏最为严重的是北川县城,它的基本的(重要应急救援)机构都破坏了,北川县人民医院几乎不能运转,北川的应急救援的这些力量(相关设施等),这些机构都被埋在滑塌的土方之下,不仅仅是我们国家是这样,你像日本应该说在防灾方面做的应该是在全世界来讲,还是做得比较好的,但是在“3·11大地震”里头也同样出现这种问题。
在这方面雄安新区的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像这个应急(救援相关)的场所、指挥机构、数据中心、医院等等,采用的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就是那个地方可能发生的最大的地震破坏力,按照这个(抗震标准)设计,(可以)来保证未来发生比较大的地震的时候,它(也)能够正常地运转。
【解说】2015年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颁布出台,作为第五代区划图的主编,高孟潭表示,新标准在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同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特聘专家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高端智库专家 高孟潭
地震区划图,用我们很容易理解的语言(来说)就是地震危险性的分布图。原来大概有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土是不设防的,五代图通过分析论证,我们把不设防的区域全部变成了设防的区域。另外一个变化就是提升了大型断裂带附近的大城市的抗震的要求,我们这个五代图实施以来,可能会有超过1亿人口的安全有了提高。
【解说】高孟潭表示,危险源和风险源探查是科学开展应急救援的基础性工作,到目前为止,基本已在全国进行了一轮普查,为风险防范和灾后救援提供了重要参考数据。
【同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特聘专家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高端智库专家 高孟潭
知道地震的破坏力哪最强,也不能确定什么地方灾最重,那还跟危险源的分布和风险源的分布是有关系的。也就是说你人口集中在什么地方,什么地方的房屋建筑比较脆弱,它(这些情况)是导致严重灾害的更重要的原因。所以最近的几年,国家花了很大的精力进行两源(危险源和风险源)的排查,这个数据非常宝贵。未来一旦发生大地震,我们有了地震学的技术,知道什么地方破坏力最强,又知道什么地方这个房屋建筑最脆弱,两者一叠加,马上就可以确定重灾区在什么地方。
【解说】过去震后救灾存在着不同部门间信息不畅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救援工作的开展。近年来,随着应急管理部的组建和新技术的发展,部门间的信息联通效率和联动救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同期】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特聘专家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高端智库专家 高孟潭
在2018年组建了应急管理部,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整合资源来提高大灾巨灾救援的能力和效率。最近几年开展的重大自然灾害的风险的普查工作,就是把各个部门普查的资料集中起来,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处理。一个是摸清现状,一旦发生突发的这种巨灾,特别是大地震,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些资料这个判断灾情。另外一个方面的资料,就是空间对地观测的资料,一个是航空的,还有无人机的,这些资源现在基本上也可以实现共享,这些方面我觉得比汶川地震的时候机制更加完善,速度也更快。
(原标题:汶川地震十五周年:应对地震,这些年我们都做了哪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