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今杨先生年迈期颐,他的人生和学问犹如峰峦起伏,蕴藏无数深壑与幽谷的雄山峻岭。”

5月27日,一场聚焦当代物理学大师杨振宁先生的讲座在西湖大学举行,以《杨振宁和他的世界——锋芒、幸运、冲突与融合》为题,徐徐展开他人生的不同面。


【资料图】

思想的涟漪在现场激荡。杨振宁是科学伟人,又身处于充满剧烈变动、存在不可消弭冲突的时代,贯穿年华淬炼出大智大勇,也必定历经矛盾、煎熬与重生。立足当下,我们瞻望杨振宁这位中国学人的过往,亦是为激励后人、洞察时代、理解人生。

嘉宾们讲述和杨振宁先生交往的故事。本文图均由 西湖大学提供

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杨-Baxter方程、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不得不承认,杨振宁的物理学术领域,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晦涩深奥的。

5月27日这场《杨振宁和他的世界——锋芒、幸运、冲突与融合》讲座,致辞、演讲者都与杨振宁相识少则十几年、多则三十余年。从他们的讲述中,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看到物理以外的杨振宁。

“杨先生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盒子”

本次讲座系中国文化书院“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第二讲,在西湖大学举行。中国文化书院院长陈越光、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与杨振宁同台致辞。

陈越光讲述与杨振宁交往的故事

从1991年初见杨振宁,“杨先生自己驾车带上我们三人(陈越光、金观涛)去了一家简易的小餐厅吃饭,杨先生请的客”算起,陈越光已与之相识三十余年。

第一次见面,三人聊的主题是对当时国内情况的判断。“杨先生说的一个判断却是颇出意料,在后来三十年则被历史印证了。他说:我有一种感觉,现在的中国大陆很像六十年代初的台湾,正是开始起飞的时候,这个势头应该不会改变。”陈越光至今记得。

杨振宁对中国的情感和前途的信心,在27日的讲座现场再次被印证。杨先生在当天的视频致辞中表示:“我是从很早时,就是很乐观的态度,我想80年代90年代我就是很乐观。我想这个所以乐观的地方,是因为中国文化传统之于今天的中国的影响,是非常之大。而这个文化传统的影响,还将要继续发挥作用。”

2013年,陈越光携夫人尹捷与杨振宁聚会。“杨先生的谈话技巧非常好,是因为那天他始终把握着谈话的方向,在一个个主题的切换过程中挥洒自如,也让在场各位有话可说。此后熟识的朋友们和杨先生相聚,我也常去凑热闹,每回他都有很多故事可讲,年代和事件性质的跨度很大,充满趣味。”尹捷在一篇记录与杨振宁的交往的文章中写道。

2019年10月的一次聚会临近结束时,尹捷发了一句感慨:杨先生是一个装满了故事的盒子。本次讲座主讲人陈方正那天正好也在场,立刻接了一句:杨先生本身就是个故事。

“尽管杨先生名气大,声望高,然而对我来说他却是个无拘无束、平易近人的长辈。我性急直率,没有资格请教专业问题,但又不甘当旁听生,因此稍稍熟悉以后,每回见到杨先生,就会抓紧机会,向他提出许多有关中国社会现实的尖锐问题。”尹捷说,但杨先生从不见怪,也并不闪烁其词,总是以长者的态度,温和坦率地谈他的看法。

“士”的精神最深层的表达

施一公在近距离接触杨振宁之前,“早已是杨先生的敬慕者和追随者”,因为杨振宁的学术成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崇尚科学、发愤图强,从中产生了一大批在基础研究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我也算是其中一分子”。

施一公讲述与杨振宁交往的故事

“先生之于我个人亦师、亦友、亦同道。从2007年相识至今,16年的时间,每一次的接触都令我深受触动。”施一公在现场表示,最为有幸的是,杨振宁对西湖大学一直格外看重,从最初的积极赞同,到以96岁高龄亲临现场为西湖大学揭牌,“就在前几天我前往北京探望先生,已过期颐之年的先生念兹在兹的依然是西湖大学。我想先生透过对西湖大学这样一所新生大学的支持与鼓励,所关照、所牵挂的是整个中国教育科技的前途与未来”。

施一公以“士”的精神,概括杨振宁之所以孜孜以求的初衷与归一。

“所谓‘士’的精神,钱穆先生曾经有过精彩的论述,是将全人类、全民族、全国家此一完整大道为我之志,唯我之道,放在我的身上,放在我的心里。”他认为,从杨振宁先生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荣耀与使命的完美统一,无论是在人类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作出卓越贡献,帮助中国人改变觉得自己不如人的观念,还是此后数十年,一直务实理性地推动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都体现了‘士’的精神最深层的表达。

“他是孔孟之道的遵循者”

量子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身为本次讲座的评议人,却在现场只称自己是晚辈,“我不敢评议,我作为一个晚辈,从我跟杨先生的交往中,跟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和我心目当中的杨先生。”

潘建伟讲述与杨振宁交往的故事

他说,杨振宁说过,其实你现在听很多科普,可能没有完全听懂,甚至完全不懂,但是不要紧,慢慢地,它会对于你的整个价值观发生影响,“正好这个事情就发生在我身上”。

1992年,潘建伟在一次学术报告会上,第一次与杨振宁近距离接触。当时讲的爱因斯坦的凝聚态实验,参会的谢希德、葛庭燧等老先生在幻灯机旁娓娓道来,初出茅庐的潘建伟却没怎么听懂。1996年,一次物理前沿研讨会上,杨振宁提出,“波色——爱因斯坦凝聚(BEC)”是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

“我最开始做的是量子光学实验,但随着理论和实验技术发展,超冷原子模拟和量子计算成了我这30年来的研究方向。”杨振宁一语成谶,初结识时的一场科普,影响了潘建伟的学术人生。

在27日的视频致辞中,杨振宁说到立德、立功、立言,潘建伟也在现场分享了杨振宁在“德”方面对他的影响。

“他不仅关注我的学术成长,还对学生个人给予关爱,他是孔孟的遵循者。”潘建伟说,2005年时,他和国外导师有些“不太高兴”,杨振宁得知后,专门把他导师请到清华大学来吃饭,从中做工作,帮助他“一直和导师保持非常好的合作关系”。

潘建伟说,杨振宁给晚辈最大的教诲,是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今年5月消息,潘建伟和同事首次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近期首次实现了地球上相距1200公里两个地面站之间的量子态远程传输。而在2018年,潘建伟将“墨子号”样机捐赠给国家博物馆,也是受到杨振宁的鼓励。

当时,年近百岁的杨振宁亲自出席捐赠仪式,感慨道:“我们这一辈人过去总是盼望着中国‘天亮’,现在我们终于可以看到中国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