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20年来,浙江深入实施“千万工程”,探索出一系列乡村治理的经验做法。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各类村级组织互动合作的乡村治理机制逐步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高。系列报道《“千万工程”看“浙”里》今天(7月4日)播出第四集《广聚智慧 一村一策 助推乡村治理现代化》。

宁波市宁海县的河洪村是“千万工程”中上万个参与整治建设的村庄之一。村庄发展过程中,河洪村党员干部深知不管是在文化程度、治村能力还是吸引投资、项目建设等方面,能力都亟待提升。他们决定进行自我革新,探索通过聘请“洋村官”、开展集中讨论、党员联户活动,制订管理条例并成立“创客”党支部等形式,进行乡村治理。


【资料图】

宁海县河洪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 丁一牧:我的名字叫丁一牧,来自法国,大家叫我“洋村官”。

2016年河洪村开始改造,丁一牧被聘为村主任助理。在他的设想中,对于古居,不动外墙,但可在内部套建新房或装修,从而延续村庄的历史。闲置的老房可改造成“洋家乐”“洋酒吧”,将来可作为外商聚会地。村中的民宿可与其他古村的民宿做好衔接,让年轻“背包客”更好地进行“村际旅行”。

宁海县河洪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助理 丁一牧:我认为,这个村非常幸运,干书记以及我都在正确的时间参与到这个村庄的治理。

不管是“洋观点”还是“土观点”,大事小事商量着办,成为河洪村做好乡村治理工作的“金钥匙”。在村书记干云亚的办公室里,每周二下午有一件雷打不动的事要做,就是联合办公、集中讨论。

村里像路灯不足、古建筑年久失修、鹅暖石道路破损等各种大事小事都在集中讨论、党员联户等形式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浙江省宁波宁海县河洪村书记 干云亚:包括我们也是网格化管理,一个村干部带动几个党员,党员、村民代表一起去做村里的事情。

除了党员联户,河洪村还制订了“36条小微权力规定”,让村里的大事小事有方可依。

浙江省宁波宁海县河洪村书记 干云亚:我们就按照这个流程去做,我们现在很规范的。现在,老百姓对我们村干部也放下心来,他们也看得明明白白。

如今,河洪村在保护性开发中焕发了生机,慕名而来的游客多了起来,还吸引了不少“农创客”。河洪村成立了七星创客党支部,打造一支“懂经济、知项目、会攻坚”的党员干部队伍。

浙江省宁波宁海县河洪村农创客 梁兰兰:(创客)有新举措、新想法、新突破,我们也定期召开一些创客会议,有什么问题都可以提出,他们(党支部)会帮助解决。

像河洪村这样,浙江数万个村庄探索出一系列乡村治理的经验做法,比如,最大限度把小问题解决在基层、小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长期观察浙江乡村发展的波兰学者出版了新书,他们希望把浙江乡村建设和治理的经验介绍到海外。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波兰研究中心副主任 玛格达莱娜·金布特:我们能看见浙江许多不同的村庄,不是每个村庄都一样,每个村都不一样,所以需要找出这个村的特色和本地一些特别的东西,而不是照搬其他村庄的治理方案。

浙江乡村治理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激发了村民参与整治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治理的良性循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