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行业经历了“去水留沙”的过程。现阶段,面对利率下行,以及金融回归“服务”的本质,行业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刺激客群,真正把优质客户识别出来,精准高效地做好产品和服务,建立自身壁垒。
(资料图)
“现阶段金融科技的核心在于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赋能至金融领域,让服务的效率、深度和个性化大幅提升。”8月31日,360数科CTO王继平在分享对行业的观察时表示。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此前金融科技平台更关注长尾客群,现阶段在数字化能力的加持下,部分平台客群上浮、利率下调,从关注高增长开始转为深耕优质客群,依靠产品和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
2015年至今,互联网金融行业从蒙眼狂奔进入了良性竞争,再到如今的合规发展,这一过程被定义为精细化运营阶段。在业内人士看来,精细化运营的核心是采用全流程的智能化技术,去取代粗暴的解决方式。在这一阶段,大数据、云计算、AI、区块链等技术不断成熟,并且与金融内在流程、机制更加有效地结合。
王继平认为,在这一过程中,银行和传统机构开始自主风控、获客和经营,从最开始的资金提供者逐渐变成下场的玩家。当金融与科技的界限越发分明之际,需要刺激客群,识别出真正的优质客户。
如何进一步精准获客?360数科技术产品部高级总监戴会杰表示,平台在获客层面可构建起跨渠道的投放和调控能力,不断完善自身数据的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提升模型的识别能力,实现从精细化到智能化,再到自动化的提升。
他表示,一直以来,客户经营都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即“在什么时候,给什么人通过怎样的方式传递何种价值”。
“这其实并不容易解决。”戴会杰说到,因为人是多样性的个体,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诉求不同,所需要的借款时间、周期、额度、利率等诉求都不尽相同。如何进一步满足个性化需求?他表示,需要利用数据驱动精细化运营来解决。例如,如果一个用户长期没有跟平台互动,就会被定义为流失用户。但是某天该用户打开了APP,频繁的进出贷款页面,进行各种利率试算,这意味着其有借款需求出现。平台会配置对应的触发式策略,用户在离开借款页时会收到优惠券等折扣信息,以促成该笔交易。
“头部平台由于客户量大,所有的数据分析都是基于客户行为数据,包括还款数据、催收数据等。数据基数越大,其模型相对来说也会训练得越好,有助于更加精准地定价,消化了部分风险。”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主管合伙人黄艾舟9月3日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
毕马威发布的《2022中国金融科技企业首席洞察报告》显示,当前金融科技企业更加重视综合运用多项技术解决复杂多元的场景问题,为破解金融数字化转型难题提供一揽子的组合式技术解决方案。其中,综合技术赋能、大数据与AI、隐私计算与安全是2022年金融科技企业的三大核心技术要素,占比分别为42%、38%、12%。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9月3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存量竞争时代,平台企业拥有数字信息资源,通过数据挖掘、精准营销,有助于匹配客户需求,提升经营效率,拓展业务和防范风险。
客群上浮
目前,互联网金融行业面临两大趋势,一是利率下行,二是回归“服务”的本质。面对上述变化,王继平表示,平台的利润驱动力会发生很大变化。以前是定价驱动性,有多高的定价就有多高的利润。未来,利润驱动力一定来自于经营能力,把用户经营得越久,服务得越好,获得的收益也会越大。
“平台通过让渡短期利润,来换取更长期有序的经营能力。”360数科大数据风控研究院院长沈赟透露,“我们在客群上移之际,会把定价做优化,往下压。此前,平台更关注的可能是尾部客群的识别,因为只有把尾部客群拦在外面,才能保证整体的盈利能力。”
他进一步表示,现在如果“往上走”,需要进一步增强平台对优质客户的识别能力,给用户更低的定价,更高的额度,以吸引用户使用产品。为此,我们提出做360度全景的风控扫描,以增强对客户的识别能力,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具体而言,在落地层面,一方面需要对内深挖数据的潜力。另一方面,对外和各类机构展开合规的数据合作。
周茂华表示,当下市场竞争激烈,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技术的加持下尝试客群上浮战略,向高学历、高收入的优质用户群体渗透,开始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不难想象,“精细化运营”“拓展新场景”“数字化能力”,将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金融科技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词。
此外,黄艾舟建议,金融科技行业的客群上浮战略可以考虑和传统金融机构合作,例如成为其小股东也是有可能的。有助于平台在自身所持有的小贷公司、消金公司的基础上,扩大其承载量。
他表示,在普惠科技赛道中,平台也能利用自身积累的数据和算法优势赋能至银行。现阶段,银行面临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平台可利用算法和技术优势,为银行提供整体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比如大数据风控、智能获客、智能营销等。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