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永嘉发实业有限公司(下称“永嘉发”)生产车间内,数百台纬编机同时作业。机械轰鸣声间,纱线在机器里高速运行,形成一卷卷布匹。每台织机上连接着致景科技的“飞梭智纺”数字化系统,生产数据实时同步到公司电脑。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资料图)
成立于1995年的永嘉发位于有“中国针织内衣名镇”之称的谷饶镇,十年前开始探索传统织布工艺实现数智化生产。如今,这家老牌纺织企业生产效率提升了30%,生产成本降低了20%,产值翻了十倍,生动演绎着一场华丽的数字蝶变。
为工厂安装“超级大脑”
34岁的汕头市永嘉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嘉伟是一名“企二代”,2009年从父辈手中接棒永嘉发。彼时,谷饶镇的织布厂不超百家。他还清楚记得,由于客户局限于本地,厂里40多台设备长期只有一半在运行,一个月生产不到100吨布匹。订单量不高,许多设备都被闲置。
为了让设备动起来,永嘉发积极开拓线下档口、社群电商等渠道,订单销量逐年攀升,厂房面积也逐渐拓展到10万平方米,拥有近400台纬编机和30多台经编机。
“工厂开展数字化升级改造迫在眉睫!”眼见着厂里的设备满负荷地运转起来,但利润并没有因为订单量的增加而提升。张嘉伟又敏锐地意识到,依靠人工经验决策的管理方式已然落后。
十年前,张嘉伟在企业中引入ERP(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将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对生产、销售、仓储、配送等流程进行记录管理。2019年,他从业内了解到为纺织服装行业提供全产业链数智化升级的企业致景科技,并与之开展深度合作。
借助已有的信息化基础,再加上致景科技的“飞梭智纺”系统,永嘉发为工厂安装了一个“超级大脑”。搭乘数字化转型的东风,永嘉发快速发展成为一家集专业织造、染整以及门市成品销售的智能生产服务型企业。
为产品创造高附加值
如今,永嘉发在内衣、运动服、塑身瑜伽裤以及时装用布供应上都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
“数字化系统覆盖了纺织产业的上、中、下游,可以对全产业链的中小企业进行快速复制。”致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李亚平介绍,在产业链上游,系统为纺织企业提供生产经营数智化解决方案;在产业链中游,系统连接一批中小服装制造厂,解决“找布难”行业痛点;在产业链下游,聚焦成衣制造打通订单、生产、交付等各个环节信息孤岛,实现柔性化生产。
张嘉伟还注重培养企业员工的数字化思维。“我们只有比别人更早实现信息化数字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张嘉伟说,他还专门从深圳聘请专业讲师每周来厂里授课。
“我们更要懂得如何分析数据和利用数据。”他直言,过去大家对订单完成率、出货退货率等数据信息不够重视,经过指导,大家意识到数据应用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并在专家指导下对生产各个环节进行完善。
十年前,永嘉发月产能不到100吨,年产值5000万元;而如今,公司月产能超过1000吨,年产值能达到5亿元。十年发展,公司产值翻了十倍。
从手摇织布到机械纺织,再到连接了“智能大脑”的数字针织机,古老的纺织业在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中焕发出新活力。
■基层声音
加大创新投入、加快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提升竞争力、向高端产业价值链攀升的关键所在。
——致景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高级副总裁李亚平
未来我们要更积极拥抱数智化,这样工厂不论从产品研发、订单生产再到人员管理,都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汕头市永嘉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嘉伟
■蹲点笔记
让中小制造企业“想转敢转”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主战场”。广东先转型的企业也开始向工业4.0跃进。
永嘉发所在的谷饶镇,聚集了近3500家纺织企业。而在汕头,纺织企业近80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44亿元,有进出口业务的纺织服装企业近900家。汕头在2021年提出,未来五年打造超2000亿元纺织服装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破解产业低端化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
汕头大多数企业仍存在规模小、数字化程度不高、人才与技术普遍缺乏、高层认知不足等情况,这导致不少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紧迫感不强,存在“不想转”“不敢转”的困惑。永嘉发的生动实践,是本土企业勇于尝试数字化的缩影,也为当地纺织服装产业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借鉴。
数字经济浪潮势不可挡滚滚向前,广东智造正加速崛起。广东在全国创新性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工程,聚焦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轻工纺织等战略性产业集群的21个细分行业,助力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
只要坚定不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化引领更多中小制造企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必能加快推动广东制造加速迈向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
南方日报记者余丹彭琳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