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后完成找矿和科研成果600多项,提交大型、特大型矿床20余处,探明的钾盐、镁盐、石盐、芒硝、锂和石棉6个矿种,储量均排名全国第一,潜在经济价值以百万亿元计……

作为全国唯一的盐湖勘查专业队,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以下简称:柴综院)几代地质工作者,在柴达木的瀚海莽原,风餐露宿、战天斗地。

柴综院是青海省最早组建的专业化地勘单位,是一支以盐湖资源勘查为主的专业队伍,同时也是全国唯一的盐湖勘查专业队伍。


(资料图)

1955年3月,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急需矿产资源。柴综院先辈们踏入荒无人烟的柴达木盆地腹地——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扎下了大本营,用地质锤敲醒了亘古沉睡的柴达木,揭开了柴达木盆地丰富矿产资源的神秘面纱,成为开发柴达木盆地的地勘先锋。

“我们在冷湖打出了青海省历史上的第一口喷油井”“我们在马海打出了油气田”“我们在鄂博梁打出了含油层”“我们在鱼卡找到了煤”……

“我们在大柴旦发现了硼”“我们在察尔汗找到了钾盐”“我们在芒崖发现了石棉”“我们在唐古拉山找到了水晶矿”……一个又一个振奋人心的找矿重大成果,奠定了柴达木盆地“聚宝盆”的地位。

柴综院负责人介绍,经过三个阶段的盐湖勘查,该院先后发现了第四系现代盐湖、第四系砂砾孔隙卤水、古近纪-新近纪背斜构造裂隙-孔隙卤水三种盐湖矿床类型,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丰富的研究资料和勘查经验。

据悉,第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地质工作者对全盆地第四系现代盐湖矿床进行了全面勘查评价,共发现80余处盐类化学沉积区(点)和各类湖泊,提交了察尔汗钾镁盐矿床等大中型盐湖矿产地44处,目前已进入全面开发阶段。

第二阶段为2008年至2018年。在柴达木盆地西部阿尔金-赛什腾山前实施了深层卤水钾矿资源整装勘查项目,先后在大浪滩等次级盆地取得找矿突破,发现了厚度大、富水性好的深层孔隙卤水矿床。

第三阶段为2017年至今。依托“柴达木盆地锂资源潜力及利用调查评价”项目及商业资金,先后对鸭湖、碱石山等构造深层卤水矿床进行了初步评价,首次在盆地背斜构造区发现了分布范围广、厚度大、富水性好、高承压自流,且锂、硼、溴、碘等元素均达到综合评价指标的背斜构造裂隙-孔隙深层卤水矿床,取得实质性找矿突破。

经过长期的勘查研究,该院探明的10种盐湖矿产资源中,钾盐、镁盐、锂、锶矿储量居全国首位,石盐、芒硝和溴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硼矿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天然碱和碘矿储量居全国第四位。

绿色的湖,白色的滩。7月的察尔汗盐湖上,钻塔耸立,钻机隆隆。青海省自然资源厅积极响应“加快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要求,设立了“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现代盐湖可利用资源核查”项目,于2021年提前谋划论证,2022年3月以第一批省地勘专项基金项目,下达给青海省地矿局柴综院。

项目原定工作周期为2022年3月至2024年3月。按照青海省委、省政府加快核查进展的要求,5月,项目调整为今年7月底完成野外工作,9月底提交核查资源量和报告,即在短短的四个月内完成原计划两年的全部工作量。

青海省地矿局迅速成立了盐湖勘查领导小组,该局总工程师潘彤部署指导,每周五主持召开盐湖勘查专题调度会。

7月19日,经过80多个夜以继日的奋战,该项目如期完成了野外勘查任务,并通过了青海省地调局、青海地矿局专家组的野外终期验收,且获“优秀”等级。

常年出野外的老地质队员说:“参加工作几十年都没有遇到过这样重大的项目,大家顶着烈日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都不记得每天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多少次。”

近年来,为顺应新时代地勘发展形势,柴综院按照“转型发展、升级发展、绿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发挥地质勘查技术优势,全面拓展新领域业务。

据悉,柴综院由固体矿产勘查逐步向清洁能源勘查、战略性资源勘查、矿产资源规划管理、大地质调查、地质科研等方向转型发展,力争为国家找到更多矿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该院还通过水工环地质勘查,涉足了矿山环境污染调查、环境影响评价、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城市地质调查、地下水质污染监测等新领域。

他们新建的柴达木自然资源检测中心,以服务盐湖样品检测及工艺研发为主,逐步建立岩矿测试、环境样品检测、水资源检测、土壤检测、农产品检测、黄金和宝玉石鉴定等为一体的检测中心,为当地提供技术支撑。(完)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