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显示,2月17日收盘时,ChatGPT概念板块(代码:BK1126)大跌,多只个股跌幅较大,多家公司主动发声撇清和ChatGPT之间关系。上述种种情况,预示前期火热异常的ChatGPT概念炒作已退潮。分析人士预计,后市行情将逐步进入业绩验证阶段,由业绩主导。
【资料图】
概念炒作退潮
东方财富CHOICE终端显示,自2月1日ChatGPT概念板块上线以来获得各路资金追捧,板块指数从1003.38点一路上涨至1399.94点,累计涨幅达到39.52%,又自2月16日开始快速下跌,自1399.94点一度跌落至1295.81点,累计跌幅达到7.43%。2月17日收盘时,板块内多只个股大跌,初灵信息跌10.59%,宁夏建材跌9.97%,梦网科技、彩讯股份、神州数码跌幅均超过8%,科大国创、三六零、昆仑万维跌幅均超过7%。该板块主力资金连续两日净流出,其中2月1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31.81亿元,2月17日又流出25.26亿元。上述情况显示,该概念板块出现明显回落,概念炒作退潮。
上市公司方面,自2月6日至2月17日,已有超过10家企业发布消息撇清与ChatGPT概念之间关系。部分企业回复投资者称,旗下并无ChatGPT概念相关业务,也未使用到CHatGPT技术,并提示交易风险,如华软科技、加加食品、宁夏建材、慧博云通等。部分企业主动表示,未与OpenAI开展合作,与ChatGPT无相关业务联系,或公司的类ChatGPT技术与当前的ChatGPT相比尚有代差的落后。
学术界态度谨慎
在学术科研领域,已有多家知名大学及学术期刊明确表示,不接受ChatGPT生成的文本作为学术论文。其中,香港大学向师生发出内部邮件,表明禁止在香港大学所有课堂、作业和评估中使用ChatGPT或其他人工智能工具。知名期刊机构NATURE也发文表态,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含CHatGPT)不可成为论文作者,如论文中使用过相关工具,需在方法和致谢中详细说明。国内期刊《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表示,暂不接受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含ChatGPT)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在论文创作中使用过相关工具,需单独提出并在文章中详细解释如何使用以及论证作者自身的创作性;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生导师、教授徐红云解读上述情况,“ChatGPT属于生成文字型的人工智能产品,它生成的文本内容是否科学准确,生成过程是否透明可控,需要相关机构进行监管。对于它生成的文本内容涉及政治、宗教、民族、性别、隐私等方面,更需要严加审核。预计今后的类ChatGPT产品(含ChatGPT)不仅需要提交源代码给监管机构,自证其科学性和公平性,还需要提供训练样本给监管机构,自证其合法性和合规性。当前的情况是,所有的产品都没有公开源代码和训练样本。这使得类ChatGPT产品成为一个‘黑盒系统’,游离在监管机构视线之外。由此,学术界对ChatGPT态度体现出应有的严谨态度,要求论文作者自证清白,这是值得肯定的。”
期待业绩带来真实驱动
资本市场对ChatGPT概念股的态度转变,并非在所有分析人士预料之外。
腾江投资首席研究员毛腾江向记者梳理脉络,“ChatGPT概念出现之后,A股市场出现一轮概念炒作热潮。从与OPENAI公司的潜在合作方,到相似产品的开发方,再到相关硬件设备的供应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股价上涨,表现为‘资金接力追捧、跨板块轮涨’的情况。这与当年互联网投资热潮颇有类似之处,第一轮热潮以新概念出现为起点,业绩证伪后出现迅速消退;第二轮热潮以业绩浪为起点,产品和技术得到应用市场认可后,相关公司的股价重新回归内在价值;第三轮热潮以并购重组为起点,主要有细分领域独到产品和技术的小而美企业获得大型集团青睐,被接纳到集团中为平台贡献力量,体现为协同效应。”
在毛腾江看来,预计涉及类ChatGPT产品的相关上市公司也会遵循上述类似规律,当前正是公司主动澄清、市场证伪业绩后的回落阶段。“随着概念炒作退潮,后市将逐步进入实力验证阶段,有研发实力、竞争优势、成熟产品、应用场景和消费群体的企业方能体现业绩脱颖而出。”毛腾江称。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