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核物理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宪庚在5月24日举办的2023核技术应用产业国际大会上表示,核医疗产业链建设方兴未艾,核医疗市场前瞻空间巨大。核医疗产业在核技术应用产业中占比最大,超过1/3。对标国外发达国家当前诊治水平,结合我国人口数量及经济规模,预计未来每年将有近亿人次需要开展核医学诊断与治疗,我国核医疗发展需求将呈现爆发式增长。

赵宪庚院士介绍,目前我国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仅占国内GDP的0.4%左右,而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在欧美日发达国家则占到所在国GDP的3-4%。按照2022年度GDP数据计算,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规模约为5000亿元左右。“若将来核技术应用产业产值达到我国GDP的3-4%,则产值应在4-5万亿以上,其中核医疗产业产值应在1.5万亿以上。”

赵宪庚表示,核医疗发展前景极为广阔。核医疗是国家医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卫生工作“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的全部领域。核医学诊断分辨率高,快速、准确,是当前各类诊断技术中唯一能实现活体代谢过程显像的技术。核医学治疗方式则能够实现病灶的定点清除,相比化疗和体外放疗副作用更小。

“核医疗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赵宪庚介绍,核医疗健康领域存在严重“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事实。医用加速器过度依赖进口,高能医用加速器的同位素供应尚处于空白状态。99%的中低能加速器为进口,市场保有量少。此外,我国放药种类偏少,主要依赖进口。放药的研发跟随欧美,原研新药稀缺。我国放药面临着技术创新体系薄弱、审评监管体系不完善、专业人才团队匮乏等诸多瓶颈。

此外,赵宪庚表示,核医疗健康产业需求供给两端未能有效衔接,“政产学研用+”多维无法畅通,全产业链亟待高水平自立自强。大型核医用设备市场拓展维艰,实现国产替代道阻且长。(刘雪实习生霍星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