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发布实施的第一年,规划对“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提出了明确要求。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数据和指数显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增长、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数字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


(资料图片)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增长

人工智能研发指数、软件服务业收入、电子信息制造业投资等一组数据显示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持续壮大的“能量”。

5月25日,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商智慧芽发布的中国研发指数月报显示,3到4月,在其关注的七大焦点科技领域中,人工智能领域指数快速攀升,从107.6增长至120.7,进入120的高增长区间;从研发产出端看,该领域的授权发明专利量从3月的5510件提升至4月的1万余件。

记者了解到,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加快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产业发展,引导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超高清显示等产业的水平。

以超高清显示产业的发展为例,近年来,8K超高清图像传感芯片从无到有,MiniLED、柔性OLED等显示技术逐步应用;8K编解码芯片、8K机顶盒主控芯片实现产业化发展;8K超高清摄像机、摄影机、专业监视器逐步量产,采编播系统、非线性编辑系统等前端设备本土化率大幅提升。

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1至4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利润率较一季度上升0.1个百分点;软件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2.8%;软件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3.8%。

投资数据彰显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的“后劲儿”。1至4月,电子信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4.2%,比同期工业投资增速高5.9个百分点。

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走向深度融合

移动物联网用户、“物”连接数占比、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指数等一组数据说明了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的“深度”。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移动物联网用户达20.11亿户,“物”连接数占比提升至54.1%,万物互联的基础稳步夯实。

在连接规模持续增长的同时,融合应用走深走实。目前,5G应用已覆盖52个国民经济大类,全国5G和千兆光网“双千兆”网络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移动物联网在数字城市建设、智慧交通、移动支付等领域实现了较大规模应用。

数字技术和工业经济也在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3月底,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为59.4%,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为77.6%,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240个,重点平台连接设备超8100万台,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加速形成。

赛迪智库信息化与软件产业研究所工业互联网研究室主任宋颖昌认为,工业互联网正加快推动工业经济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面连接,构建起全新的工业制造和服务体系,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提供有力支撑,并呈现应用场景化、服务产品化、推广规模化等特征。

数字企业发展壮大

互联网行业利润、企业总研发投入、上市公司数量等数据体现了数字企业发展“体量”。

数据显示,1到4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为4083亿元,同比增长3.3%;实现利润总额384亿元,同比增长62.1%。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近期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认为,数字企业创新发展动能不断增强。我国市值排名前100的互联网企业总研发投入达3384亿元,同比增长9.1%。科创板、创业板已上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数字领域相关企业占比分别接近40%和35%。

数字企业壮大的成绩已经体现于数据指标。下半年,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有望给数字经济带来更多增量。

今年4月,全国工商联联合用友网络、京东、腾讯、阿里、美团、奇安信、树根互联、工业富联、重庆忽米等企业向广大民营企业、商协会和专业机构发起“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行动倡议”。倡议书提到,“民营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民营经济要发展壮大,数智化转型是必经之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先军表示,“数字经济的发展不仅表现为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的出现,更重要的是数字技术融入经济系统的方方面面,成为驱动经济系统效率提升和结构优化的重要力量,有利于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