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评论员:有媒体报道称,在中央高度重视、相关政府部门三令五申多次部署下,一些地方实施农资运输绿色通道还是遇到了不少阻力,农资进村“最后一公里”的隐形卡点和障碍依旧存在。譬如,有的省市开通了农资绿色通道、部委也设立了春耕农资保供热线电话,但是鉴于疫情严重程度,这些地方对人员和物流的严格管控并未松动。给农资运输车辆办理通行证后,却因为人员不能流动而无法进行装货、卸货、送货等工作,绿色通道难以完全发挥作用。此外,各行政区划的疫情防控政策和力度不同,也让农资运输的不确定性和成本显著上升。

农事不等人。当前,春耕备耕进入了关键时期。特别是有些北方地区,离最近的春耕用肥用种时间已不足十天。随着近期我国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增长迅速,疫情防控形势愈加严峻复杂,如何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耕生产,确保两者每一个环节都平稳有序运行,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这一根本问题,也关系到粮食安全这个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目前来看,更高层面的统一指挥部署和协调推进保障已有成效,但是在打通“最后一公里”的微血管上,考验的是基层的工作作风和治理能力。只有“最后一公里”畅通,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减少本轮疫情对春耕备耕的影响、对具体农户个人的影响。

犹记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农业生产和流通部门也与其他经济部门一样,进入到了短暂的停滞状态。疫情缓和后,农业生产与往年一样按时保质扎实推进,并未产生过波及全国范围的影响。但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简单的封控隔离、交通管制措施就会成为农业生产以及各个经济部门的系统性风险因素。举例来说,农业生产具有多地区、多环节、大规模等诸多特征,需要从上至下统一协调,也需要自下而上自发推动。倘若在肥料、饲料等关键物资上投入不足,乃至延误农作物和禽畜自然生长周期,将直接削弱当期产出和再生产能力,对农户、消费者等全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相关方产生深远影响。

作为熟悉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层来说,这些是早已知晓的常识。但是在真正操作过程中,就会因为其复杂程度而显得困难重重。因此,打通了大动脉,还需要有更多具有大局意识和问题意识的务实举措和工作机制,来避免微血管的阻塞问题,最终缓解疫情对春耕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切实做到防疫春耕“两不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