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网址、轻点鼠标,儒家经典《论语》可逐页在线阅览,飘逸俊秀的汉隶代表作《曹全碑》书法跃然眼前,古籍还能实现繁体字和简体字转换等功能,让读者能查询、会阅读。专家认为,中华古籍浩如烟海,对珍贵古籍进行保护、修复和活用,关乎中华文脉的延续和传承。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成熟,古籍正走出“深闺高阁”,资源会得到更有效利用。
从图书馆“搬”到网络平台
【资料图】
点击浏览器,进入一个名为“识典古籍”的网站,记者看到《周易》《左传》《礼记》等典籍陈列在首页上。随机点开一本,左侧为章节目录,右侧为正文,排版形式既符合现代人的阅读习惯,又还原了古籍纸张的阅读美感。
这是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与字节跳动合作研发的一个数字古籍平台,自去年10月发布以来,已上线古籍1200余部,免费供公众浏览。
与一些数字化平台仅提供古籍影像不同,点击该平台的功能按钮,还能实现简繁体转换、图文对照、全文检索、支持移动端等服务。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副研究员杨浩介绍,该平台应用了文字识别、自动标点等技术,不仅将影印本上的文字提取整理,还可以标记文本中的人名、地名等信息。“我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古籍由以前的图像加工成可检索的文本与数据,方便研究者、用户直接阅读。”
随着数字技术不断成熟,科技赋能古籍工作取得可喜进展。国家图书馆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国已累计在线发布古籍数字资源13万部(件)。打开《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第一辑),读者能浏览到国家图书馆馆藏的《永乐大典》40册、75卷的高清图像及相关知识;浙江大学打造的“智慧古籍平台”可在线查阅数万篇古籍,还有著者小传、人物行迹及社会网络关系图等延伸信息。
这些古籍是怎样从图书馆库房“搬”到网络平台的?杨浩介绍,古籍数字化过程分为两步。首先将古籍进行扫描。古籍扫描使用专用非接触式扫描仪,通过高像素照相机,尽量不按压古籍页面进行拍照;采用的光源是防紫外线的LED灯冷光源,减少对古籍的损害。其次是对图像做数据化处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文字进行识别,对标点、实体等进行标引,方便读者阅读与检索。
减少人工智能识别错误率也很重要。字节跳动公益古籍项目相关负责人说,具有中文、历史等专业知识并对古籍感兴趣的员工,自发成立2600人的志愿者团队,参与古籍校对工作。
方便读者获取资源
“作为再生性保护的重要手段,古籍数字化及其平台建设意义重大。”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主任王军认为,古籍数字化可以很好地解决古籍保护与利用之间的矛盾。传统上,人们要利用古籍,必须直接接触书籍,这可能导致书籍受到进一步磨损,且只能在特定的图书馆或机构中阅读。通过数字化,不仅能减少对古籍的物理损害,还方便读者随时随地获取这些资源。
近年来,古籍数字化和平台建设进展很快。国家图书馆搭建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已成为全国古籍资源类型和品种最多、体量最大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发布平台。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古籍库”已发布6000多种、15亿字的点校本古籍。一些地方还打造了整理少数民族古籍的数字平台,如“广西古籍文库”目前共收录100多部古壮族文字古籍底本和近千份民族地区文书等资源。
不过,古籍数字化工作依然任重道远。业内人士指出,中国现存古籍中,只有少部分被拍摄成图像资料,而大部分未实现文本数字化。此外,大量古籍分散收藏在各个图书馆或收录于不同的数据库,难以进行高效检索、关联阅读和深度挖掘与利用。
如何将这些散落的古籍整合起来?6月初,一个旨在对2.5万种古籍进行数字化整理的古籍智慧图书馆项目启动。该项目到2025年底,将实现国家图书馆等馆藏古籍数字化,并为人们提供公益性阅读服务。
短视频再现古籍里的美食
“没想到古籍这么‘香’。”在看完系列短视频《食光机·随园私房菜》后,有网友留言说。该短视频由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研究馆研究员史星宇和韩超制作,他们按照清代文学家袁枚写的《随园食单》,再现古籍里的美食,吸引不少人观看。
“为了更好地呈现《随园食单》中的菜品,我们结合历史和古代文学等相关学科背景,对原文文本一起推敲斟酌,在烹饪上反复试验,同时尽量还原书中的烹饪手法,保证菜品的原汁原味。”韩超说。
如何让数字化的古籍和人们更亲近呢?这考验着文保机构、科研院校与互联网公司等相关从业者的创新能力。如纪录片《古籍寻游记》运用交互技术、扫描技术等,让用户以更沉浸的方式体验甲骨文刻字、建造敦煌莫高窟的过程。
王军认为,在古籍数字化、活化过程中,人文社科学者要积极介入,并加强与技术人员合作;高校古典文献学等相关专业应培养兼具技术与学术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部分古籍内容应向着“数字文创”转化,让古籍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彭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