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江豚数量历史性止跌回升 |
专家:长江江豚极度濒危状况仍未改变 |
|
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全流域长江江豚科考结果:目前长江江豚种群数量约为1249头,其中长江干流约595头,鄱阳湖约492头,洞庭湖约162头。3月1日,作为长江江豚科考技术支持团队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这是有监测记录以来,长江江豚种群数量首次实现止跌回升。
被誉为“微笑天使”的长江江豚。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供图
3月1日,中科院水生所科研团队介绍长江江豚科考情况。李思辉摄
长江水好“豚”先知
长江江豚数量变化为什么这么重要?中科院水生所研究员、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理事长王丁介绍,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长江特有淡水鲸豚类动物,被誉为“水中大熊猫”,对水环境要求较高;长江江豚处在整个长江水生动物食物链的顶端,江豚的生存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质量的“显示器”,因此长江沿线百姓有句俗语:“长江的水环境怎么样,江豚的数量说了算。”
据介绍,近40年,长江江豚数量一度急剧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期,长江还有大约3600头江豚,2006年锐减至1800头左右,到了2012年,仅剩下约1045头。三次长江科考统计的数据都是大幅下降,引起社会各界的担忧。包括王丁在内的很多科学家都担心江豚步白鱀豚的后尘。
2007年,作为长江重要生物的白鱀豚被宣布野外“功能性灭绝”。2018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更新了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其中把长江白鱀豚列为“极危”状态,但2022年7月21日,又肯定地宣布长江白鲟彻底灭绝。长江白鱀豚被人们称为“长江女神”,江豚被称作“微笑天使”,二者同样生活在长江流域,也都是中国特有物种。“只差一点,江豚就步了白鱀豚的后尘。好在,它赶上了好时代。”王丁介绍说。
“长江大保护”的魔力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总书记的论断一下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王丁介绍,2016年开始,长江沿线十多个省市协同治理污染、修复生态,“长江大保护”带来看得见的改变。
“2022年是我第三次参加长江江豚科考,相较于前两次科考,这次我们看到了很多令人欣喜的变化。”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梅志刚介绍,2022年长江科考有三个直观感受,一是长江的水变清了,岸变绿了,一度满目疮痍的岸线如今变得生机勃勃;二是长江江豚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在以往的科考中,武汉以上江段百公里是江豚分布的空白区,但2022年科考第一天,科学家就在武汉江段观察到了江豚;三是科考队员们欣喜地发现很多“母子豚”。“9月份小江豚刚出生,和妈妈在一起,母子豚就特别明显,看到母子豚,大家就像看到了希望,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江豚。”梅志刚说。
从过度开发长江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正在深刻改变着长江的生态面貌,也悄然地改变着长江江豚的生存环境——2022年长江科考结果显示,长江江豚数量实现历史性止跌回升。
如何留住“微笑天使”
“1249,这个数字是令人鼓舞的,江豚的生存环境有了很大改善,但是——”王丁坦言:“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依然较少,极度濒危现状仍未改变,我们还面临着很多挑战。”
中科院水生所副研究员郝玉江介绍,当前,江豚栖息地主要面临清水冲刷、河漫滩无序开发、航运发展和航道整治等威胁。他呼吁,继续坚持长江大保护,同时提升现有迁地保护区基础设施、管理水平,尝试将迁地保护区江豚放归长江,促进自然种群快速恢复。
梅志刚等研究人员呼吁进一步加强公众参与。他表示,近年来,沿江各省市不仅纷纷出台长江大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积极保护措施,而且很多地方都成立了江豚保护协会,保护江豚的民间力量日益壮大。在2022年长江江豚科考中,考察队员就明显感受到各地民间力量对科考的支持,很多保护组织自发配合、呼应科考队做了很多工作。未来,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更多人参与江豚保护,会对留住“微笑天使”产生关键作用。
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国家有关部门、沿江各省市协同治理和保护长江的机制逐步形成。对保护江豚、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生态,大多数人也已达成共识。在科学研究上,保护江豚也从“冷门”逐步变成“热门”。王丁高兴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现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越来越多了,专业的江豚研究人员也不再像过去那样边缘和‘濒危’了。”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script src="/html/js/share.js" type="text/javascript"></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