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南京迎来2022年首轮土拍。竞拍结果显示,本次集中挂牌的20宗地块仅14宗地块顺利成交,合计揽金191.75亿元。另有6宗地块因无人报名而流拍,流拍率达30%。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出于对市场、资金及利润等的考量,大多数房企依旧保持着较谨慎的拿地态度。另外,今年以来,南京新房市场成交一直保持在较低位,这也是南京房企拿地谨慎的一大因素。”
土拍热度两极分化
依据3月24日南京土地市场网发布的首批集中供地公告,本轮集中挂牌的20宗地块用地总面积68.58公顷,起拍总价267.23亿元,涉及雨花、城南、南部新城、江北、城东仙林等多个板块。
从竞拍结果来看,南京本轮土拍冷热不均现象较为明显,成交的14宗地块中过半数地块以底价成交,优质地块则遭遇“哄抢”。
本次流拍的城东G03地块、雨花人居森林G06地块、大厂G01地块、南工大G02地块、仙林湖G09地块、迈皋桥G11地块虽然毛坯限价跳涨,但并没有得到开发商的认可,最终遭遇流拍。
而位于城南板块的大校场G01地块、大校场G02地块、小行G04地块则备受开发商青睐,分别被21家、10家、17家房企争抢。当日下午经过集中摇号,最终由合肥城建、三金地产、万科三家企业获得,成交总价分别为14.7亿元、9.4亿元、20.8亿元。
“可见传统的改善型主城板块还是受开发商青睐的。虽然大校场前期部分项目的市场表现并不是很理想,信心上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从本次土拍结果来看,两幅地块均触顶摇号,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开发商和购房者对这个板块的信心。”克而瑞南京机构总经理赵静波告诉记者。
谈及南京土拍热度两极分化问题,梁楠告诉记者,“土拍热度分化是年内各城市首轮土拍的共同特征,这其实是房企出于各种考量的谨慎态度、以及地块自身条件如区位、体量等所影响的。南京的土拍热度与其楼市表现还是相符合的,这也说明了土拍热度与其当地的政策环境、楼市表现有一定关联,预计南京6宗地块流拍对全国土拍市场不会有太大影响。”
国企央企成拿地主力
记者注意到,和去年下半年的土地出让政策相比,南京首轮土地出让政策在保证金、竞得地块数量等方面有所放松。
此前,南京出让的商品住宅类用地,大多要求竞得企业按照5%或10%配建租赁住房。此次公告中除G03地块外,所有地块均取消了租赁住房的配建要求,减少了房企的隐性开发成本,也扫除了交付后的统一管理问题。另外本批集中出让的地块竞买保证金比例全部下调至起始总价的20%,部分地块的土地出让金缴款周期还将延长至6个月或更长。与此同时,政策还取消了竞得地块数量的限制。这意味着有实力的品牌房企可以发挥资金优势布局更多的片区。
有不具名南京本地房产公司工作人员透露,“之前一般地块的竞买保证金比例为20%,热门地块竞买保证金比例是30%,这次统一调成了总价的20%。”
从参与竞拍的企业名单来看,本次参与南京首轮拿地的房企以央企、国企为主。合肥城建、电建、中粮各拿2块地,中海地产底价13.5亿元摘下方山地块,三金、中垠、中建东孚等房企时隔多年再次拿地。
“国企央企具有一定的融资优势,资金面较宽裕,拿地积极性较高,而多数民企相对来说融资难度较大,另外,政策面虽持续改善,但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以及政策效果的时滞性,交易市场并没有明显起色,房企首季度业绩表现不及预期,导致当前房企流动性仍普遍较紧张,拿地能力略显不足,且拿地态度也比较谨慎。建议房企后续拿地多关注一二线重点城市的优质地块,在保证利润空间的前提下合理控制拿地节奏。”梁楠表示。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