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丝苗米产业,传承壮乡文化,“订单式”消费帮扶……2021年7月,由广东省工商联和中建四局组成的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正式进驻以来,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上帅镇通过打好“人大代表+工作队”组合拳,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和工作队双重优势,在乡村产业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积极作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盘活土地发展丝苗米产业

2021年底,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帮扶上帅镇科技特派员、高级工程师禹玉华对上帅镇的土壤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显示硒元素含量为0.70mg/kg,为富硒土壤。得知这个消息,县、镇人大代表,东南村党总支部书记黄家瑛认为,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打造本地农产品品牌的目标一定会成功。

2022年春耕前夕,黄家瑛便与镇人大代表、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外出考察学习,推出“农民(村小组)+基地+合作社”模式,促成加尤村小组与壮家土合作社合作,以丢荒的60亩农田为试点种植丝苗米,实现增收8万元。

镇人大代表、壮家土合作社社长杨发奋表示,在工作队帮扶下,村小组(村民)已与合作社达成扩种协议,明年将种植“象牙尖”丝苗米400多亩,届时将为村小组和村民带来60万元的收入。

传承壮绣技艺培养就业技能

不久前,工作队联合上帅镇人大以及县人社局举办的壮族刺绣技能培训班正式开班,30多名留守妇女参加了培训。

在此之前,镇人大和工作队开展了系列调研工作,力促镇党委把壮族手工艺传承项目纳入镇乡村振兴项目库。镇人大还发动全镇11名女性人大代表加入壮族手工艺传承项目队伍,使其引领壮族刺绣新潮,吸引众多群众报名参加。

参加培训的留守妇女表示,这次学习加深了她们对壮族刺绣的理解,自己真正学到壮族刺绣技艺的同时,也多了一项就业技能。

“订单式”帮扶助推林下养殖

“多协,多协。”这是日前一名韦姓养殖户在领取第二批卖鸡款时,对中建四局派驻的帮扶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多协”是壮语音译词,表“谢谢”之意。

中建四局派驻的帮扶干部自2021年7月进驻上帅镇以来,与县、镇人大代表、连官村党总支部书记黄科林及村“两委”成员做了大量调研工作。在了解到上帅生态资源良好,非常适合发展林下养殖业后,工作队队员充分发挥帮扶单位资源优势,2022年初,中建四局与连官村经济联合社议签3000只总价值达33万元的林下鸡采购协定。黄科林与中建四局派驻的帮扶干部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最终采用“村经济联合社+合作社+农户”的养殖模式,最大限度降低农户的养殖风险、提高农户的养殖积极性。

黄科林表示,“订单式”消费帮扶养殖林下鸡为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收益,下一步村委会将把“订单式”消费帮扶推广到其他农特产品上,使其打开广阔销路,带动群众和村集体增收。

南方日报记者黄津

通讯员刘文雅黄巧丽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