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云浮市新兴县簕竹镇枫木郎村,开满各色鲜花的小型花园映入眼帘。这里环境优美,令人心情舒畅,是村庄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型花园表面上看起来并无特别,但水面之下却另有玄机,枫木郎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终端设施正“藏”于其下。这个污水处理净化设施,既可以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变成一汪清水流出,又可以为村民休憩赏花提供好去处。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如今,一个个颜值功能兼具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正在遍地开花,新兴县在守护绿水青山的同时,也释放出源源不断的民生获得感、幸福感。
(资料图)
统计数据佐证了上述措施的成效:当前,新兴县有635条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村级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8.5%;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厂13座,镇级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0%以上;建有配套管网1341公里,日污水处理能力达3.92万吨,农村生活污水乱排乱倒等“脏乱差”问题得到解决,实现从“污水靠蒸发”到“清水绕人家”的转变,大幅提升镇村人居环境。因地制宜、建管并重,新兴县以扎实的基本功铸就了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守护绿水青山的“新兴速度”。
因地制宜
科学制定污水治理“最佳方案”
曾几何时,枫木郎村还是一番污水横流、臭气熏天的景象。
“以前村里没有污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随意倾倒,难闻的气味严重影响村民生活。如今臭水沟变身污水处理设施,大大改善了人居环境。”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村子,枫木郎村村民李叔十分欣喜。
自从枫木郎村建设了污水管网,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经管网收集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经过处理后,再通过人工湿地植物进行深度净化,变成一汪清水流出。每日处理量可达10吨,可覆盖整个村村民的日常使用。
枫木郎村的变化,得益于新兴县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对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新兴县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努力打造模式适用、成效突出、可推广应用的治理样板。
早在2020年,新兴县政府制定了《新兴县2020年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作方案》,在原来逐步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试点的基础上,全面开展整县推进镇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
为了层层压实责任,有效落实保障措施,新兴县政府与各镇政府签订年度镇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各镇的工作任务、建设内容和工作要求,确保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目标和任务如期完成。各镇积极行动,发动镇村干部、群众及乡贤主动出谋献策,积极参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选址调研、建设等工作。
由此,在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守护绿水青山的道路上,新兴县的步伐越迈越快。
按照“整体规划、梯次推进、系统治理、成效评估”的治理路线,新兴县逐步建立起“县级主导、乡镇落实、村级参与、市场运作、村民受益”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切实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自洗涤污水、厕所污水、厨房污水以及洗浴污水。在治理模式的选取上,新兴县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处置的原则,结合各个村落的位置和人口密度等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方案,最终确定3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
对于分布在县城或城镇周边的村庄,新兴县采用延伸城镇污水管网的方式,优先纳入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目前新兴县纳入镇级污水处理的自然村有108条;对于距离城镇较远、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新兴县采用新建设施集中处理的方式,优先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目前新兴县有527条自然村建成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居住分散、人口较少的村庄,实行资源化利用分散处理,经小型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再进行农业利用,实现资源化利用。
建管并重
以“小投入”干出“大成效”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现着农村现代化水平,体现着“新兴样板”的含金量。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好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管好用好。新兴县根据农村特点分区域分类别选择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具有新兴特色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维护机制,建管并重,以“小投入”干出“大成效”,不断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短板,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在具体运营管理中,新兴县建立了“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运维,全程智慧监管”的整体运行机制,通过“整县托管”方式,选择第三方专业公司,通过专业的工程技术团队对全县镇村两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进行统一托管运营,有效降低运营维护物资采购成本和人员投入成本。
据介绍,“整县托管”运营的优势在于以强带弱,发挥规模效应。镇级污水处理系统管理难度相对较低,村级系统管理难度大,通过整体打包“以强带弱”的模式进行统一托管,以各个镇级污水处理厂为“点”,向镇域范围内各村级污水处理站的“面”进行辐射,大大降低各分散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维护管理成本,以此提升治理效能。
为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高效运营,新兴县还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生活污水+物联网运维”模式,利用“环保管家智领平台”,实时全面掌握设施和管网的运行状况,实现可视化、数据化、智能化运营维护管理,设施运行故障率明显降低,污水处理效能大幅提升。其中,农村环境治理指挥平台为“环保管家智领平台”子系统,专门为实现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的高效运营开发,通过项目实时视频监控与设备线上管理,24小时监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运作情况,有效维持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出水达标。运维人员每日登录农村环境治理指挥平台查看各站点实时数据,如发现异常信息和报警信息,立即到异常站点处理,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高效运行。
建管联动,提升管理实效。新兴县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住建、财政、审计等部门联动,联合检测监测机构对第三方公司运营维护情况进行横向监督考评,定期调度、核查、通报各设施污水处理和运营情况。同时,健全县镇村三级纵向监督管理机制,压实镇村属地管理责任,形成“横向监督、纵向管理”的工作闭环,确保污水处理设施规范、长效运行。
在此基础上,新兴县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加快县镇村三级污水处理设施和雨污分流管网建设,实现长效治理、长效保护,全力建设绿美新兴。
共同缔造
画出污水治理“最大同心圆”
如今,家住新兴县东成镇碧塘村的村民彭阿伯,在遇到对村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露出好奇目光的亲朋好友及游客时,总会热情地介绍:“您看这片地方是个公园吧,其实我们的生活污水都会在这个‘小型公园’规范处理,达标后再往外排放。”
随着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在新兴县各镇村全面开花,不仅改善了农村的人居环境,成为村民引以为豪的“先进设备”,更成为美丽乡村一道独特的“景观”,为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提供强大基础保障。
“村里的污水处理设施完善了,生态环境也更好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处理生活污水毫无压力,发展乡村旅游底气更足了。”彭阿伯说。
正如彭阿伯所言,如今的新兴县乡村入眼皆变化、处处是新景。但也需认识到,让水成为城市的灵魂,不仅需要政府担起应尽的责任,更要靠公众的自觉和努力。做到长治长效,既要打好集中发力的攻坚战,更要打好久久为功的持久战,激活村民作为主人翁的主观能动性,引导村民共同参与其中,让他们体验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
作为全国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试点县,新兴县坚持共同缔造理念,突出群众主体地位,把提升村民参与度、满意度作为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重要一环抓紧抓实。大力推行“理事会宣传发动、本地工匠承接、村民参与监管”模式,在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充分调动村民积极性,使村民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
在此基础上,新兴县把“公司+农户”的温氏模式运用到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维护工作中,政府购买服务的第三方公司就近聘请村民参与系统维护、管道清淤、植物养护等工作,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通过有效组织群众、发动群众,新兴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成为群众支持、人人点赞的民生实事。
“我们的家园变得越来越美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近几年,新兴县各乡村的变化大家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也慢慢转化为行动。“污水收集广、处理快,垃圾乱扔、污水乱排、散养家禽少了,主动清理公共卫生多了,村子里外都变得更加美丽了。”这是不少村民对于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评价。
当前,新兴县发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聚焦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大力推进强县联镇带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关键一环,新兴县将认真学习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新兴路径,抓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巩固提升工作,强化运营维护,确保治理效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擦亮乡村振兴优美生态底色。
一线亮点
簕竹镇
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初夏时节,阳光洒满大地。漫步在簕竹镇簕竹河畔,青山绿水如影随形,白鹭翩跹怡然自得,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生态碧道、农业科普观光长廊、张珠大屋……“十里画廊”美丽乡村风貌带上的“珍珠”串成链,成为广大游客的“打卡”地。
走在簕竹镇的乡村里,笔者看到,开满鲜花的“小型花园”污水处理净化设施映入眼帘,这里环境优美,令人心情舒畅、精神愉悦,是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村民们对这种污水处理做法十分赞赏,纷纷表示有了污水处理设施后,农村人居环境大大提升。
新兴县簕竹镇坚持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作为关键一环,通过多措并举整合资源,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走出一条解决农村生活污水问题的创新之路。截至目前,该镇累计建成管网190多公里,实现人口相对集中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以前的污水没经过处理,一出门就看见污水渠,容易滋生蚊虫,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现在生活污水处理了,环境变得干净、整洁。”簕竹镇水对村村民麦姨笑着告诉笔者,村居环境变好了,村民的生活也更幸福了。
一直以来,簕竹镇通过因地制宜定模式、宣传发动推建设、放眼长远谋运维、达标排水再利用等做法,坚持深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全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持续为村民幸福“加码”。目前,该镇建成镇级生活污水处理站1座、村级生活污水处理设施79座,实现人口相对集中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100%全覆盖。新兴江簕竹河水质检测结果年均值连续4年达到Ⅱ类或以上,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均得到有效改善。
接下来,簕竹镇将以“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抓手,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完善工作机制,科学推进治理,持续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努力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打下坚实基础。
东成镇
持之以恒做好“水文章”
助力“绿美新兴”生态建设
一直以来,东成镇以高质量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为目标任务,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抓手,全面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重点工作;以资源化、生态化、可持续化为导向,多点发力改善水环境,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着力打造农村生态宜居环境。目前,东成镇已建成镇级污水处理厂1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38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村民的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针对周边小溪河流多、国道359横跨圩镇中心、外来务工人员较多、群众日常休闲娱乐活动场地较少等客观情况,新兴县东成镇因地制宜采取“生活污水治理+人文休闲公园”相结合的建设理念,将污水处理厂池体采取地埋式设计,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建设公园,方便居民群众。
据介绍,东成镇污水处理厂采用AAO+人工湿地处理工艺,主要对东成镇圩镇及附近村庄的生活污水进行收集处理,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和《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两者的较严值。
下一步,东成镇将持之以恒做好“水文章”,坚持精准施策、靶向发力,以“三年工程两年干、两步并做一步走”的紧迫感与使命感,扎实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聚力打造更高质量、更高水平的美丽东成,助力“绿美新兴”生态建设。
走进新兴
新兴县位于广东省中部偏西、云浮市东南部,毗邻珠江三角洲,东与佛山高明区、江门鹤山市交界,东南与江门开平市接壤,南邻江门恩平市,西南连阳江阳春市,西北为云安区、云城区,东北接肇庆高要区,处于广佛肇经济圈、珠中江经济圈的交汇地带。全县行政区域面积1521.69平方公里,辖12个镇199个村(居)委会。
2022年末,新兴县户籍人口49.3万人,常住人口43.25万人。新兴县是全国最大的县级不锈钢餐厨具生产和出口基地、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是中国果品加工之乡、中国不锈钢餐厨具之乡、中国温泉之乡。
撰文:梁桂婵方镇彬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