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起“新材料”,很多人都会觉得是高精尖的新兴产业。其实,古老行业里也有新材料的故事。比如在石材行业,通过一系列对废弃边角料的回收再利用,就能生产出令人惊艳的爆款产品——人造石材。

“人造石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就自带生态环保的属性。它不需要高温烧制,与陶瓷等制品相比,生产过程能耗极低。”在广东郁南产业转移工业园,云浮市欧铂利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展厅内,公司总经理王志敏展示了琳琅满目的人造石产品。

无论是家里触手可及的橱柜台面、家居家具,抑或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深圳宝安国际机场T3航站楼、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等知名建筑的墙体、地面,都有欧铂利人造石的身影。


【资料图】

“人造实体面材既环保又可修复翻新,还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强度,耐酸、耐碱、耐冷热、抗冲击。”王志敏指着展厅里的拱门说,“这也是人造石制成的,它易于加工和加热弯曲,能够满足最具挑战性的3D设计,而且有数百种颜色可选,为建筑设计拓展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如此惊艳的产品形态,却是由不起眼的材料制成。人造石材在生产制造中使用了大量回收材料,如废弃大理石板、大理石开采和加工碎料及边角料、废玻璃、回收花岗岩、废陶瓷粉等,未来还在不断增加边角废料的使用量,减少直接开采天然矿石。

通过创新技术将边角料变成新材料,还为产业注入新的生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石材行业在推动节能减排上能发挥巨大的作用,绿色低碳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志敏说。

因此,当1965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人造石后,市场就对这个产品颇为青睐。在我国,人造石生产技术近10多年来逐步走向成熟,广东、湖北、山东等地已崛起较为成熟的人造石产业集群。

在这背后,离不开企业对工艺日复一日的打磨,对技术年复一年的研发创新。“公司每年投入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5%以上,对产品、设备、工艺、材料不断进行创新。”王志敏说,如今欧铂利已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6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22项,自主研发的国色天香石英石还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多年来,欧铂利与中山大学化工学院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对人造石板的配方、生产技术、工艺条件、功能化和性能化等进行优化。双方联合共建了广东省功能人造石工程研发中心,解决材料分析及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诸多难题,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从“石材”到“新材”,从“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直线过程,到“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产品”的循环过程,建材产业走出了人类与自然博弈的死胡同,为产业注入了无限延续性和可能性。建材产业这个千年产业的新经验,为传统产业作出了好示范。

南方日报记者昌道励张梓楠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