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整体业务体系完成MetaERP全面替换后,华为的另一项重要软件根技术逐步浮出水面。

6月7日,在2023年华为全球金融峰会上,华为发布了国内首款软硬协同、全栈自主的分布式数据库GaussDB。在官方介绍中,该数据库集聚了内部大量研发人员,瞄向“高精尖”数据库市场。


(相关资料图)

“排名第几不重要,我们的目的是要成为全球最优的选择,我们对低端、小容量的数据库没有任何兴趣。”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在会后的媒体群访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的技术只要愿意扎根,就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选择,哪怕市场只是“塔尖”上的一点点,华为也愿意上,这是GaussDB的定位。

在业内看来,国内数据库市场过去主要由国际数据库厂商分食,但随着数字基建市场需求的井喷,这一市场也成为了诸多国内科技厂商技术攻坚的“主战场”,相比以Oracle为代表的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目前华为云、阿里云、腾讯云等公司均在分布式数据库展开布局,并在金融、互联网、政务、电信等领域发起了猛攻。

数据库是什么?

数据库作为三大基础软件(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之一,从定义来看,是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从本质来看,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的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向下可充分发挥硬件算力,向上可支撑上层的应用需求,是信息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基础,因此也被誉为“软件皇冠上的明珠”。

“中国软件产业经过长期努力,已成长为一个超10万亿人民币的大产业,如果将整个软件产业体系比喻成一棵参天大树,那数据库则处于其中最核心基础部分,在其之上衍生和支撑着几乎全部的软件生态,进而支撑起整个数字中国各行各业核心业务系统的正常运转。”在上述峰会的演讲环节中,张平安提到,中国数据库产业正在迎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

根据IDC《2022年下半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跟踪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为34.3亿美元,同比增长23.9%。其中,公有云关系型数据库规模20.8亿美元,同比增长34.8%;本地部署关系型数据库规模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0.3%。IDC预测,到2027年中国关系型数据库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102.7亿美元,2022-2027的5年市场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4.5%。

而对于华为而言,这是一个“确定”的增长市场,拥有一定的技术门槛,能够让华为“压强式”的研发投入最大程度的释放。

从时间点看,华为开始投入数据库研发始于2001年,当时主要用于华为在通信领域的各个产品中,包括了嵌入式数据库、内存数据库、分析型数据库、交易型数据库等。

但在2019年之前,华为的软件工具多以开源软件、商用软件、自研产品并存,而在2019年之后,华为在数据库上的研发方向则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华为在数据库上采用的技术路线,其实有两种选择,一种是基于开源,可以用较小的代价快速推出产品。另一种则是从自研内核开始构筑自主能力。”华为云战略与产业发展部总裁黄瑾表示,开源路径上,虽然全球开源数据库有180多种,但在客户反馈中,能在核心应用场景替代传统集中式数据库的产品几乎没有。而华为的目标是打造一款面向未来的核心产品,要承载关键客户最核心的业务,不希望受限于开源的能力,所以最终技术路线选择了自研。

2020年,“GaussDB数据库”逐步成型,并首次运用在华为内部系统中,完成了对600多套核心系统数据库的全场景替代,涉及华为终端云、MetaERP系统、以及全球运营商设备等。

“自己生产的降落伞自己先跳。”张平安表示,目前,GaussDB已在华为内部IT系统和多个行业核心业务系统得到应用,同时进入最复杂的金融核心业务场景。“未来GaussDB将执行两大战略:第一是和更多的金融客户一起,全面实行数据库的自主创新。第二是从金融走向政务、能源等更多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

“不做低价竞争”

目前数据库市场包括了传统数据库厂商、初创厂商、云厂商以及跨界厂商。其中既有Oracle、IBM、SAP这样的传统优势IT厂商,也有微软、AWS等新兴云厂商,开源数据库中,如MongoDB、Redis、MySQL、PostgreSQL等发展势头也趋于良好。

国内数据库厂商则包括了达梦数据库、南大通用、神舟通用、人大金仓等传统数据库厂商以及华为GaussDB、阿里OceanBase、腾讯TDSQL等,面对以Oracle为代表的传统集中式的数据库,机构认为,国内云公司主要在分布式数据库开展布局。

张平安对记者表示,中国的应用场景和持续在技术上的创新,能够让其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科技力量。

“GaussDB背后隐藏着另外一个含义,就是中国的技术只要愿意扎根,再结合应用场景一定能成为全球另外一个更优的选择,只不过现在没有人这么干,我们很多技术公司老在国内内卷,我认为不应该,扎根在技术,再加上中国最好的应用场景拿出去在海外秒杀很多同行。”

在他看来,目前国内数据库厂商高达上百家,部分厂商的研发人员平均只有几十人不等,也有部分厂商为了拿项目不惜低价甚至近乎0元中标,这种非良性的低价无序竞争,将使得产业中的数据库厂商无法获取合理的利润,实现商业闭环和良性发展。

此外,数据库研发门槛高,周期长,投入大,是理论技术与专精深人才密集型的典型代表,要求基础理论扎实、工程创新实践能力极强的数据库科学家与工程师团队持续数年的压强投入。“我们的科学家、高级工程师们更愿意挑战要求更高的场景,希望不是低价的数据库,如果背后没有花那么多的心血,别人不必给我们付太多的钱。”

张平安表示,如果做某个数据库的收入利润小,但是攻坚难度大,华为愿意第一个上。“如果我们用了年薪数百万的工程师们做的数据库,解决难题的同时也希望客户尊重华为的商业价值。”

他以GaussDB的自研的存算分离架构为例,表示目前国产技术已经可以实现实时数据同步复制技术,并在突发状况下确保数据零丢失。在中国工商银行5A级信贷核心系统中,过去发生集群级故障时需要15到30分钟才能完全恢复,但现在实测故障恢复时间只需2分钟。

据悉,当前已有许多银行、保险、证券、能源等行业企业陆续向GaussDB开放了核心业务系统场景。

在当天的演讲中,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提到,新一轮技术的奇点已经临近,技术在快速融入到企业的经营业务中。AI模型,云服务,多维数字技术等正不断地向前发展。在过去的数十年来,华为深入通信与计算理论的文字研究,对数学与算法、化学与材料科学、物理与工程技术、标准与专利等领域持续投入,不断探索,在此基础上,使华为可以在计算和连接这两大产业上构建出强健的“根技术”。

而在上述峰会上,华为呼吁,产业界应该更加尊重基础研究与根技术创新投入,认可基础软件应有的商业价值,反对低价无序竞争,共同推动市场形成合理的有序竞争。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