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这个假期,我带孩子们游学的第一站位于滇西南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我们在州府所在地景洪市逗留了一天一夜,这给了我近距离观察与思考这个西南旅游重镇的机会。
看名称就知,州名由傣语翻译而来,让我不自主地感觉这是一个充满地域想象的有趣的地儿,但切身感受并非如此。走在大街上,举目皆是各种美食街与烧烤城,经营者几乎都是外地人,且绝大部分来自东北,几乎都操普通话,美食种类有重庆的、四川的、东南亚各国的,各种奶茶店鳞次栉比。
晚上6点后,到处都闪烁着霓虹灯,店铺门口都打开大分贝的音箱,竞相播放当下最流行的音乐,热闹、喧嚣,游人摩肩接踵、多如牛毛,但遗憾的是,我很少见到当地人的身影。
从经商和管理经验等方面看,当地人或许因为市场经验缺乏等因素,难以与外地人相比,后者更擅长经商,但倘管理者与经营者都是外地人,本地人及本土文化销声匿迹,本地人更多只是在地域文化展演的时候象征性出现一下,不得不说这其实是很悲哀的。
问题的根源在于,在发展与振兴旅游行业过程中,当地政府有意无意把当地外地化与客体化了,将当地的东西更多视为一种消费品或展演品,消费品更多是外部输入的,更多是外来文化(包括饮食文化)的机械输入与机械拼贴。
从社会学角度看,游客在游玩过程中很难见到地方文化的影子,意味着人类学家项飙眼里的“附近”在大幅度隐秘或大面积消失,呈现一种全域的袭夺现象,即外来文化全面驱逐乃至替代当地文化的过程,以至于游客的地方感很难建构与形成,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有满目的商业空间,充斥着商业化与资本化逻辑的“空间”(space)与人造景观(artifical scapes),而非地方性特色明显的“地方”(place),因为“地方”不见了,“地方”消失了。
换言之,很多旅游城市的惯用招数是拿来主义、拼贴主义,仿佛淄博可以缔造名噪一时的“烧烤城”,则其他地方也能原封不动地加以复制与粘贴;很多旅游商品是经由网络热炒出来的速成品,而非当地土壤中自然、逐步生长与滋养出来的。
全球化与市场化条件下,资本无孔不入,旅游城市尤其容易被外来力量所左右、控制与影响,这固然是旅游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但真正可持续的旅游城市一定会在持守与繁荣地方特色文化、规制外来文化的进驻门槛及界限、让当地人成为当地文化的主人、商业化不以破坏或戕害地方文化原真性等方面做出妥善的战略布局与整体安排。
(作者系广州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