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地处粤东沿海碣石湾畔,一直以来都以海洋生物资源丰富闻名。
(资料图片)
8月25日,汕尾市2023年第三季度重大项目暨海洋牧场集中开工活动(陆丰市分会场)在陆丰市碣石镇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开工现场举行。
此次汕尾市3个海洋牧场项目有两个落地陆丰,分别为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和陆丰“渔光一体”现代海洋渔业种业产业园项目,为陆丰市深耕海洋牧场、唱响海洋牧歌,高质量打造“粤海粮仓”提供有力支撑。
陆丰市打造“四个一”海洋牧场,为全市吹响向海洋进军的号角,推动一批海洋产业“大好高”项目落地,探索发展“深远海养殖+海上风电、休闲海钓、精深加工、文旅融合”新模式,把海洋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加快打造海洋强市。
陆丰的特色现代化海洋牧场如何规划?未来如何实现富民增收?走进这深蓝的海洋,答案呼之欲出。
谋划海洋牧场项目12个
海域面积达22.6450万公顷,绵延191.86公里的海岸线长度,拥有甲子、碣石、湖东、乌坎等5个渔港,渔业村达到56个,从业人口10.37万,占汕尾全市渔业人口的70%,各种机动渔船3607艘,海水养殖企业811家,种苗培育基地2家,海产品加工企业30多家,冷冻仓储、冷链物流设施完备……
一系列的数字背后,卓越的海洋资源让陆丰成为发展现代化海洋牧场的“温床”。不仅如此,位于深圳都市圈和汕潮揭都市圈之间,拥有多重运输通道,距太平洋国际航线仅12海里,陆丰的海产品星夜之间便可通达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等市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加快发展海洋经济。在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之下,陆丰乘势而上编制《陆丰市现代化海洋牧场发展规划》,规划了19片增养殖用海区域共约2.2597万公顷,谋划海洋牧场项目12个,总投资约70.95亿元。
同时,陆丰还在海洋战略上下足功夫,实施“1+N”战略。以建设陆丰现代化海洋牧场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为总体发展目标,打造现代海洋牧场装备技术研发制造示范基地、深蓝种业“育繁推”一体化产业基地、全省海洋牧场供应链综合服务中心和海洋牧场区域合作交流中心N个项目支撑平台。
“海洋再大始终还是有限,但是我们的创新驱动是无限的,最大限度发挥创造性思维就一定可以做好海洋这篇文章。”陆丰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林义超如是说。
构建“风渔融合”海洋牧场
海洋牧场要发展,既要有基础建设做依托,还要牵好项目这个“牛鼻子”。
此次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是陆丰现代化海洋牧场N个项目之一,总投资2亿元,将在中广核位于汕尾陆丰的海上风电场项目中心区域建设水产养殖网箱,主体养殖水体约6万立方米,配备自动投喂、水质监测、水面监控、洗网机、吸鱼泵等智能化渔业养殖设施。同时配备上建平台,为养殖人员提供监控室、办公室、住舱等必要工作生活设施。据悉,投产后预计年产量约1500吨,年产值1.5亿元,项目计划2024年6月完工并投产。
该项目由中广核新能源华南分公司与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共同出资建设,项目采用桩基固定桁架式结构,平台集成网箱养殖、光伏和风力发电,未来将集成新能源制氢、水下储能等试验装备,成为全国首个布置于台风无掩护海域的桩基桁架式“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国内首个规模最大的具备综合科研实验功能的“风渔融合”项目、全省首个“风渔融合”型海洋牧场,也是全省首个建设单体6万立方米的桁架式养殖网箱项目。
此外,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还将联合红海湾实验室进行科研课题研究,未来以“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模式,降低海上作业人员风险。
“我们计划到2025年初步建成‘陆丰渔港经济区’,到2030年建成以渔港经济区为依托、以现代渔业为基础、关联产业高度集聚的现代渔业产业集聚空间体系。”林义超说。
谈及未来几年规划,林义超透露陆丰将以渔港建设为基底,构建起渔业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构筑蓝海经济新支点,开创蓝海经济新局面,为陆丰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沿海以渔业为主导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陆丰市“十四五”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打造海洋富民增收渠道
25日当天,与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同时落户陆丰的,还有陆丰现代海洋渔业种业产业园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落地将成为陆丰市深耕海洋牧场,高质量打造“粤海粮仓”的有力支撑。
据悉,陆丰现代海洋渔业种业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45亿元,将在碣石镇使用坑塘水面400亩,并建设石斑鱼、海鲈、牡蛎三倍体种苗基地和科研实验、科技培训等集产学研于一体的项目,未来成为富民增收的“大水泵”。
不仅如此,陆丰还在海洋牧场装备设计、装备制造、水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文旅等赛道上发力,规划打造以甲子国家中心渔港为核心的陆丰渔港经济区。以湖东综合型一级渔港、碣石创新型一级渔港为重点,以金厢二级休闲型渔港、乌坎三级休闲型渔港为辅,联动甲子、湖东、碣石等八镇渔业产业发展,着力构建陆丰现代海洋渔业产业大格局。
这片海域有着广阔的增收渠道,渔民可以租赁或购买海洋牧场经营养殖业务,如贝类养殖、鱼类养殖、海藻养殖等。他们通过养殖和销售海产品获取收入,并且还能掌握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此外,渔民还可以参与开展休闲渔业、提升旅游附加值、加工与销售海产品、利用科技创新成果、接受培训与技术支持等,让自己的钱袋子鼓起来。
让陆丰这片海“有凤栖梧”
中广核新能源目前在汕尾近海浅水区域已建成投产1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如何把企业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起来,成为打通海洋牧场发展的命门?
据悉,中广核汕尾风渔融合示范项目通过海洋养殖业与海上风电结合,可以实现资源共享、节约用地、提高综合效益等多重优势。一方面,海洋养殖业和海上风电可通过空间共享来实现协同发展,在海上风电场建设时可以为海洋养殖业预留一定区域,以避免占据过多的海洋资源,通过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两者空间的共存。
另一方面,二者还可以共用平台。在海上风电场的基础设施上加设海洋养殖设施,如浮筏、网箱等,这样可以节约用地和投资成本,同时提供稳定的平台供海洋养殖使用。
与此同时,二者还能实现能源共享。众所周知,海洋渔业所需能耗巨大,海上风电场产生的电力可以为海洋养殖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利用海上风电场输电线路将电力引入到海洋养殖区域,满足养殖设施的能源需求,降低能源成本。此外,在水体循环利用和协同发展方面二者也能共同发力,实现互利互惠。
不仅如此,海洋牧场的建设还将同时在生态环境建设和文旅业繁荣上花开并蒂。企业建设牧场之前需进行环境评估,了解当地的水文、生态环境和地质情况,并建立定期监测体系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未来,陆丰的海洋牧场建设还将筑巢引凤,以海洋养殖区域为重点打造产业平台,建成一批现代化的海洋牧场产业园,为项目落地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将加强海洋科研力量支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打通技术研发应用全环节,加快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让陆丰这片海“有凤栖梧”。
一线实践
建成千余个人工鱼礁
陆丰市被誉为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素有“粤东明珠”之称,海岸线总长191.86公里,海域面积22.6450万公顷。陆丰金厢南海域地处广东省东南部碣石湾东部,饵料生物丰富,是多种重要经济渔业生物的繁育场。
金厢南海域海水清澈,水温适宜,是海滨游泳和休闲娱乐观光的天然优良场所。该海域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长年水温较高,海洋渔业资源饵料基础丰厚,有众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渔业资源种类格外丰富,在海洋生态保护、渔业资源繁殖养护和水产养殖业开发等方面都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陆丰市构建海洋强市、打造蓝色海洋牧场的重要一环。
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可以解决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是转变海洋渔业发展方式的重要探索,同时也是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通过发展海洋牧场,不仅能有效养护海洋生物资源、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还能提供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推动养殖升级、捕捞转型、加工提升、三产融合,有效延伸产业链条,推动海洋渔业向绿色、协调、可持续方向发展。
广东省陆丰金厢南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位于陆丰市金厢镇碣石湾海域,该示范区规划海域面积32平方公里。根据总体布局显示,示范区划分为人工鱼礁区、海藻种植增殖区和贝类养护增殖区3个分区,整个示范区项目建设规划优先在适宜开展人工鱼礁工程建设的位置投入鱼礁群4座,预计可投入人工鱼礁总空方量4.9248万空立方米。
人工鱼礁生产方广西远长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陆丰分公司负责人牛建北告诉笔者,目前人工鱼礁已经建成了1000余个,最终会建设1824个,总投资达2000万元左右,并且在今年12月底前全部投放完毕。
这次投放的人工鱼礁长宽高都为3米,并且完全达到了广东省投放人工鱼礁的标准,首批人工鱼礁将于9月初开始联合海上运输船通过GPS定位系统进行精准投放。
牛建北说:“人工鱼礁生产投放海底之后,会给当地海域的鱼类贝类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和生长条件,有助于海洋生物的繁殖和生存。”
笔者了解到,人工鱼礁投放于海底后,可在礁体周围形成涡流,促使浮游性水生物和附着性水生物在此繁衍生长,从而吸引属于食物链较上层的鱼群聚集,扩展成一个小型的生态圈。可以改造、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增殖渔业资源,有助于渔民开发新渔场,有益于捕捞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副渔具作用,方便渔民找到渔场,增加渔获量,节省时间和成本,并且人工鱼礁聚集的鱼类大多数都是岩礁性优质鱼种,能够增加渔民的经济收益。
人工鱼礁设计结构复杂,孔隙、洞穴繁多,具有空间效应,可以提供各种鱼类栖息空间,形成空间层次分布,成为润游性或底栖性鱼类摄食、避难、定居、繁殖的适宜场所。礁体的孔隙、洞穴也是鱼类产卵的温床,而在礁体内孵化不久的鱼苗也可以在礁体的保护之下有较安全的空间,不致任意遭到大鱼吞噬,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鱼类资源。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