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银行会是什么样的?


(相关资料图)

近日刚刚落下帷幕的2023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下称“服贸会”)金融服务专题展给了参展观众想象的落脚点。

在这里,VR虚拟营业厅、元宇宙、迎宾机器人等金融领域前沿技术的应用,让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未来银行的魅力;在这里,和现场银行工作人员一样热情的,还有他们一样穿着同款服装的虚拟数字同事——中国银行的“行行”,邮储银行的“邮晓蕊”,以及来自光大银行的虚拟数字员工“小璇”等,他们和现场工作人员一道,为观众提供专业金融知识解答、办理相关业务。

在科技浪潮席卷各行各业的当下,“好看又能干”的虚拟数字员工成为越来越多银行的选择。

《华夏时报》记者从多家虚拟数字员工供应商处了解到,当下银行数字员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模版化的,功能相对简单,一类是定制化的,功能多样,多用于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价格方面,一个数字员工少则十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银行虚拟数字员工亮相服贸会

虚拟数字员工俨然已经成为各家银行的门面担当。

今年的服贸会上,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光大银行等多家银行的虚拟数字员工纷纷亮相。

“您好呀,我是您的中国银行数智助理,我的名字叫行行,很高兴为您服务。”在中国银行展厅,游客可以通过语音沟通,与屏幕中留着一头齐耳短发、身着银行制服的虚拟数字员工实现实时问答。

在邮储银行展厅,也有虚拟数字员工“邮晓蕊”与游客无障碍聊天办理业务。据悉,在“邮晓蕊”这一全息模拟数字人虚拟形象背后,是5000余条业务问答库的数据支撑,既能为游客介绍邮储银行业务产品,也能详细讲解服贸会邮储银行展厅相关情况。

除了提供金融服务,光大银行虚拟数字员工小璇还兼具娱乐功能。据悉,作为虚拟人物与真实场景链接的7*24小时AI机器人,小璇以光大银行整体金融知识为基础,在为客户提供金融决策与建议的同时,也支持非金融服务的场景化配置,为客户提供综合交互体验,“推荐理财产品、查询信用卡账单、查天气、作诗、讲笑话……”均不在话下。

记者注意到,当下,“好看又能干”的虚拟数字员工已成为行业智能化的“新宠”,包括银行、券商等在内的金融机构争相“造人”,虚拟员工大潮早已来袭。

早在2019年,浦发银行就推出国内首个3D数字金融人“小浦”。此后,“入职”浦发银行的“小浦”在进入营业网店轮岗的同时,也服务于银行APP等各类移动终端。

同年,光大银行“阳光小智”也正式上线,为客户提供金融理财咨询服务,2015年就诞生的“阳光小智”也在这一年有了自己的虚拟数字人形象,从最初的文字机器人升级迭代到能与客户深度交流、办理相关理财业务。

此后,百信银行首位虚拟数字员工AIYA艾雅、江南农商银行与京东云合作推出的VTM数字员工、平安银行首位虚拟数字员工苏小妹等也相继诞生。

银行数智化转型的缩影

如今,越来越多的虚拟数字员工已走进银行营业厅、“潜入”银行APP,为银行客户提供便捷、智能的金融服务。

他们成功上岗的背后,是整个行业加速数智化转型的缩影。

去年1月份,央行印发的《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年)》明确指出将数字元素注入金融服务全流程,将数字思维贯穿业务运营全链条,注重金融创新的科技驱动和数据赋能。 裹挟着元宇宙浪潮而来的虚拟数字人凭借高度逼真的外貌和语音交互技术,为客户提供极具人性化的服务体验,成为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方向。

相关报告显示,当前,虚拟数字人从技术上来看,可以分为智能驱动及真人驱动两大类,在应用层面上可以分为身份型(如真人虚拟分身)、服务型(如虚拟员工)及表演型(如虚拟偶像)三大类。

记者注意到,目前银行业落地使用的虚拟数字人按其使用功能多为身份型和服务型两种。前者多为银行虚拟形象代言人,让银行品牌形象在数智化转型的背景下更显与时俱进,而后者多用于客户服务,一方面能够帮助银行处理大量重复性工作,降本增效,另一方面,在金融机构财富转型的背景下,还可以为理财客户提供高效、专业、个性化的咨询服务和业务办理。

记者注意到,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也加入到为银行提供专业的数字人解决方案上来。

服贸会上,记者从与多家科技厂商的沟通中了解到,目前相关产品已非常成熟,科技公司会根据金融机构的需求提供或标准化、或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报价来看,一般标准化的数字员工,如普通的线上客服等,价格相对便宜,可以在十几万元左右。而定制化的数字员工,如根据自家员工形象定制的虚拟形象大使、服务于高净值人群的专属理财客服等,价格相对较高,有的或可高达上百万元。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