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当前,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从防控感染转到医疗救治。这几天,在浙江杭州各大医院,急诊患者中的老年人数量猛增。对医院和医护人员来说,新一轮的压力和挑战随之而来。他们如何应对?记者探访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让我们一起来看。

晚上9点左右,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急诊室里,不断有病患被救护车送过来,大多都是老年人。


(资料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 洪玉才:像今天这样,我们应该有八九十个重症病人进来了,超过了我们(平时)三倍多,基本上都是八九十岁以上的。

在抢救室里,经过急诊科医生的初步抢救和诊断,病患会被分流到ICU或者专科病房。随着重症病患的持续增多,急诊科的医生不仅要面对更高强度的工作,还面临着最棘手的病人分流问题。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医学科主治医师 林升平:钱主任,半夜打扰你。抢救室来了个病人,现在我们抢救室床位比较紧张,现在能不能收你们组,我们放CCU(冠心病监护病房)监护一下。血钾还行,5点几。

另一边,急诊科主任洪玉才也在电话联系另外两位病人的床位。

患者不断增多,又要一个都不能落下。浙大邵逸夫医院在原有疫情防控专班的基础上又专门成立了危急重症救治筹备专班,医务科科长戴胜是专班总协调人,全面统筹协调院内的一切资源。

这间原本是急诊室的普通病房,根据需求,仅用了五六个小时就改成了ICU。看到这里已经正常开展救治,戴胜又忙着跑到下一个点盯进度。

所有的需求都会集中到戴胜这里,他要做到心中有数。戴胜手机里每天都会更新一张疫情报表,记载着每天的发热门诊、急诊室病人数量,包括有多少人需要入住ICU,有多少插管病人,院里的各种仪器设备、药物储备等等。目前,浙大邵逸夫医院两院区规划可转化ICU床位162张,现在已经转化68张,还有余量94张。为了保障危重症病人的有序救治,医院急诊科采取了轻重症分诊措施,开辟新的地方给轻症病人诊断、输液。全院医护人员4025人,除了因病不能到岗人员,近90%的医护人员坚守岗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务科科长 疫情专班总协调人 戴胜:每个医院的医疗资源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对有限的医疗资源进行充分整合以后,做到最大限度地把这些病人收治进去。作为一个医生,我觉得大家都有这样的信念,要把病人治好,要把病人看好,这个是支撑我们最大的动力。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