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帷幕,命题突出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查


【资料图】

护平安高考 伴梦想启航

核心阅读

高考,牵动着亿万人的心。6月7日是全国高考首日,今年高考报名人数达1291万,共设7726个考点、34.5万个普通考场、2.6万个备用考场。为了护航考生平安高考,多部门全力以赴。从命题趋势看,今年高考更加注重增强铸魂育人功能,突出综合素养和能力考查,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在贵州省赤水市第三中学考点门口,老师为步入考场的考生加油鼓劲。王长育摄(新华社发)

6月7日,全国高考首日。今年是实施新冠疫情“乙类乙管”后的首次高考,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高考的组考和命题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专家和一线教师。

多措并举护航平安高考

记者获悉,2023年全国高考设7726个考点、34.5万个普通考场、2.6万个备用考场,安排监考员101.3万人。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各地采取一系列扎实有效措施,全力以赴确保平安高考。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为全力保障试题试卷安全,在试卷命制、印刷、运送、保管、分发等各环节严格实施一岗多控、人技联防,尤其在试卷运转环节,实施全程无死角视频监控、轨迹跟踪,强化无缝链接。

据悉,教育部会同公安、网信等部门联合开展打击作弊专项行动,会同工信部门加强考点周边电磁环境治理,重点打击利用手机等无线电设备实施考试作弊的违法行为。此外,指导各地加强校外培训机构涉高考行为的规范管理,严厉打击虚假宣传、违规培训、组织诈骗或作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

在强化考生服务方面,为统筹做好考试防疫,教育部会同国家疾控局等部门,精准落实“乙类乙管”措施要求,完善方案预案,明确制定“针对不同考生情况分类设置考场”“备足备用考场和工作人员”等10条细化要求,指导各地因地制宜、科学精准做好考试防疫工作。

同时,注重为残障考生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教育部为多个省份的盲人考生专门制作统考盲文卷,并且指导各地为1万余名残障考生提供帮助。此外,会同有关部门部署开展高考护航行动,指导各地进一步优化考试服务,精心做好考生的交通、食宿、卫生、人身安全等各方面的综合保障,着力营造安心、舒心、暖心的考试环境。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针对今年考试期间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突发公共事件,各地各部门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工作举措,强化模拟演练,确保预案先行、临危不乱、有效应对。教育部及各地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应急小组,24小时待命,确保遇到突发事件能够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快速处置。

吉林省长春市吉林省实验中学考点外,交警在准备应急药箱。新华社记者 张 楠摄

注重增强铸魂育人功能

“2023年高考命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试题中有机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选拔。”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说。据介绍,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了供旧课标省份使用的全国甲卷、全国乙卷,供新课标省份使用的新课标Ⅰ卷和新课标Ⅱ卷。

注重增强铸魂育人功能,是2023年高考命题的特点之一。据介绍,以语文试题为例,全国乙卷作文试题的两则材料、新课标Ⅱ卷现代文阅读Ⅰ材料一《谈谈调查研究》,都积极引导青少年汲取思想力量,坚定理想信念。

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精心选择体现德育、美育、体育、劳动教育理念的素材,注重弘扬劳动精神,育人育心。全国甲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用巴金的散文《机械的诗——旅途随笔之一》,以独特视角塑造工人形象,礼赞劳动,引导考生感悟工人的辛勤创造。

如何通过高考选育拔尖创新人才?据了解,今年高考命题体现了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今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命题全面考查数学核心素养,注重发挥数学在人才选拔中的重要作用。”专家介绍,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卷充分发挥基础学科的作用,突出素养和能力考查,重点考查逻辑推理素养,甄别思维品质、展现思维过程,给考生搭就展示的舞台、发挥的空间。

“强调理性思维,注重思辨考查”,这是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张云佳对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看法。据悉,今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体现了对科学思维的考查。例如,通过文质兼美的科普文章激发考生对科学的好奇心、想象力和探究欲;在思辨性文章阅读中考查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在科学类论文、论著阅读中考查梳理探究、归纳概括、假设验证等思维方法,培养求真求实的态度。

促进教、学、考有机衔接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介绍,2023年高考命题注重契合学情教情实际,并衔接高中课程标准,促进教、学、考的有机衔接。以高考数学全国卷试题为例,命题突出强调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注重考查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使用了多种新题型,不同卷种同一模块试题也有差异。这一举措释放出明确的信号:提高分数要依靠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素养的提升。”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负责人说。

例如,全国甲卷写作试题“人·技术·时间”,材料的思辨性特征明显;全国乙卷写作试题“一花独放不是春”,使用两则内容相关而富有张力的材料;新课标Ⅰ卷写作试题“故事的力量”,材料围绕特定的话题组织;新课标Ⅱ卷写作试题“青少年自己的空间”是一道读写结合类试题,作为新推出的题型,首次在高考全国卷中正式使用。

“试题一方面注重考核知识,另一方面更注重考核学生的语文能力,如阅读理解、表达能力、用词选句能力等。”北京大学教授陆俭明认为,全国卷语文试题对语文教育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未来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郑桂华表示,通过高考,学生不仅接受了知识的考查,也收获了精神的成长,有助于更好地立德树人。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