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中新网河北阳原8月3日电 (记者 孙自法)“科学技术正成为考古学前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考古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两重属性”“考古学是一个集多学科之所长、交叉融合的研究领域”“考古学是一门开放的学科,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历史学,也不是人类学”“未来考古科学体系将在‘考古科学’和‘应用考古学’两个方向分别拓展”……
中国首次考古科学大会7月底在被誉为“东方人类的故乡”的河北省阳原县泥河湾盆地举行,来自全国各地考古科研、文博出版等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代表相聚一堂,围绕考古学、考古学科、考古科学、科技考古之间的关联等议题“论剑”交锋,为已步入第二个百年的中国考古进一步加强与科学“联姻”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所长陈星灿研究员指出,近年来,中国在考古工作的调查发掘、资料整理、价值阐释、文物保护和展示利用等方面,形成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范式,科学技术正成为考古学前进发展的关键推动力。科技考古各领域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已形成自身的理论话语研究体系,同时,各种科学研究手段深度介入田野调查、勘探、发掘、整理全过程考古工作,为解决重大学术课题起到重要推进作用。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脊椎所)付巧妹研究员表示,当前,在影像学、年代学、基因组学、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各种新兴前沿学科的渗透下,考古通过现代各种科学技术的运用,得以更精确地揭示古代遗存的面貌和特征,更广泛提取考古遗存包含的多样化信息。科技,让考古学领域越来越迸发出新的活力。中国考古也正在跨学科融合——面向多学科的技术手段和理论方法,面向人类起源、农业起源、文明起源等国际考古研究的前沿性课题,不断延伸研究触角、细化学科分支。
她说,近年来,考古学与古基因组学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科学家们通过深度解析世界各地所发掘的考古遗存材料,为人类起源与演化历史带来许多新的认识和突破性发现,该学科方向也因此成为国际科技考古及人类学研究领域的最新热点和前沿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