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主流说法认为,被子植物起源于距今约1.3亿年前的早白垩纪。近日,《科技周刊》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研究员王鑫和华南农业大学的科学家合作,在中国内蒙古宁城道虎沟的中晚侏罗纪地层中发现了古老花蕾化石——侏罗花蕾。这是目前为止全球最早的花蕾化石记录,为侏罗纪被子植物增添了可靠证据。

通常来说,被子植物可以通过花来区别于裸子植物及其他植物。因此,花的相关记录是研究被子植物化石的一个理想代表。“然而花的结构通常过于脆弱,难以保存在化石记录中。这也使得被子植物及花的起源一直是古植物学研究中的争议焦点。” 王鑫解释说,国际主流的植物学家认为,目前世界上最为繁盛的植物类群被子植物是始于大约距今1.3亿年的早白垩纪。但是,中国学者对于中国化石材料的研究表明,这种说法值得商榷,学术上的争议使得被子植物起源的很多理论问题难以得出定论。

幸运的是,王鑫和同事们在辽西与内蒙古边界处发现了一块十分珍贵的化石。十多年前,内蒙古当地的村民从侏罗纪地层中发现这块沉睡了上亿年的化石。“化石上显示的果实和已知的任何裸子植物迥然不同,化石中不仅有花蕾,还有直接相连的果实、枝,以及叶脱落后留在枝上的痕迹,花蕾还有多枚花被片包裹了花心,这是在裸子植物中几乎从未见过的。” 王鑫说,裸子植物并不会开花,也没有果实,经过多番对比,他确定这枚化石中的植株属于被子植物。

此外,它的果实和花蕾在大小、形貌方面均有较大反差,表明侏罗花蕾在发育过程中可在形貌上发生变化。“侏罗花蕾不仅有花蕾,而且有直接相连的果实、枝,以及叶留在枝上的痕迹。植物结果前必先开花。化石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由于花的结构过于脆弱,很难保存在化石记录中。” 王鑫表示,侏罗花蕾看似只包含花蕾和果实,并没有保存下花朵,但它一定经历过开花的过程,但目前还无法还原出该植株的原型。

“侏罗花蕾的种种特征表明,被子植物的花在侏罗纪是存在的,与最近的植物学研究一致。”王鑫表示。这也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屈指可数的早期被子植物花蕾化石记录之一,它的发现为相关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化石证据。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