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席记者姚常房)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与去年相比,此次更新了两个新目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和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
2022年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目标有10个,分别为:提高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急性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率;提高肿瘤治疗前临床TNM分期评估率;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提高静脉血栓栓塞症规范预防率;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完成率;提高医疗质量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率;降低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降低住院患者静脉输液使用率;降低阴道分娩并发症发生率。
感染性休克具有发病率高、病死率高、治疗费用高等特点,是导致住院患者(特别是重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尽快实施规范的集束化治疗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数据显示,我国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集束化治疗仍有较大改进空间,提高感染性休克患者1小时和3小时集束化治疗完成率对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改进目标》为此指出,医疗机构应成立由重症、急诊、感染性疾病、检验、医务等部门组成的工作小组,并指定牵头部门,建立感染性休克集束化治疗的多部门联合监测及评价机制,纳入绩效管理,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是行业通用的反映手术质量安全的指标之一。其发生可能涉及术前评估不足、手术设计缺陷、手术操作失误或患者术后管理不到位等多种原因。我国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再手术率近年来未见明显改善。《改进目标》就此提出,医疗机构成立由医务、临床科室、麻醉、护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项工作小组,加强手术管理,保障手术分级管理、医师授权管理、术前讨论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手术相关管理制度落实到位。
(文章来源:健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