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全国人大代表、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履职的第10个年头。多年来,他从绿色发展、电池回收、低碳发展等方面提出多个建议。2022年全国两会,张天任提交了共4项议案和23项建议,重点围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立法、新能源产业发展、氢能储能产业、绿色低碳示范区、长三角产业合作、制造业数字赋能等内容展开。

避免新能源行业恶性竞争

国内新能源产业正迎来爆发增长,在政策利好频出、技术加快迭代及使用成本降低等多种因素的促使下,新能源发电量持续提升。2021年,我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1.34亿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的76.1%;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稳步增长,达到2.48万亿千瓦时,占全社会用电量的29.8%。

“但在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稳步增长、新能源发电量再创新高的当下,仍存在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与弊端,例如部分地区消纳能力不足、行业恶性竞争加剧、各层级各专项规划不能有效衔接等等。”张天任表示,新能源发电产业有待进一步规范,推动健康有序发展。

其中,行业恶性竞争情况值得关注。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的项目开发方式往往将新能源资源配置给了并没有意愿长期持有运营项目的主体,进而出现发电企业“买买买”、制造业企业“卖卖卖”的乱象。同时2021年由于上游原料大幅涨价,光伏电池和风机等相关价格也大幅上调,而下游在补贴政策取消后,承受了投资额上涨和平价上网的双重压力,客观上抬高了新能源运营成本。

张天任建议,应大力加强储能体系建设,尽快出台储能专项规划,推动落实新能源项目配置储能设施的支持政策,确保新能源送得出、供得上、用得好。同时,建议推动新能源+农业、治沙、渔业、旅游等项目,开展新能源+建筑、交通项目,将光伏等新能源直接与建筑物相结合,作为建材使用,同时生产电力。

另外,在增强区内电网跨省互联,充分发挥互济作用的同时,张天任建议调整国家财政补贴支持方式,能够保持电价补贴的长期稳定,也能合理规范市场,促使产品合理定价,避免恶性竞争。

同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张天任认为,一方面构建统一开放、高效运转、有效竞争的电力市场体系,出台灵活的电价政策。加快完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有序开展容量市场和输电权市场建设。另一方面,继续完善全国碳市场交易体系,分步有序推动其他重点排放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分阶段引入CCER、碳汇等交易产品,建立碳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积极引导社会投资。

加快动力能源转型

气候变化是人类发展的最大挑战,汽车尾气是公认的碳排放大户。目前,我国汽车保有量接近3亿辆,位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50年将超过5.5亿辆。如果新增汽车为零排放或超低排放,加上存量汽车更新陆续转向电动化,我国道路交通排放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因此,我国加快动力能源转型,推动能源革命,势在必行。

张天任建议尽快明确动力能源转型规划图。加快动力能源转型是未来相当长时间的主旋律。目前,海南是我国首个明确提出2030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省份,国内多家汽车厂纷纷跟上,开始制定相关发展战略,但我国禁售燃油车时间表仍一直未明确,全行业全社会都在观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减碳的速度与效果。

在交通领域,张天任建议研究出台新能源应用配套政策措施。在公共交通方面使用新能源加大财政补贴力度;个人出行方面实行道路通行、停车费用减免等优惠政策,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出行。

同时,包容支持新型动力能源发展。张天任指出,低速四轮电动车是新能源交通出行工具的有机组成部分。这类电动车由铅蓄动力电池或锂离子电池等新型动力能源驱动,每辆车的售价3至5万元,不需要政府补贴;平均每百公里耗电约为10千瓦时,比传统燃油车节约使用成本约70%,建议包容支持新型动力能源发展,不能限制铅蓄动力电池发展,让低速电动车技术路线由市场和消费者决定。

为制造业龙头数字赋能

我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则大而不强,核心技术瓶颈短板多,在信息化程度、结构优化升级、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

深耕制造业30多年的张天任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能力和水平普遍偏低,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我国制造业转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进程。首先是数据应用价值创造不够大,大部分制造业企业尚未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内部数据链,加上数字挖掘和分析能力不足,导致企业数据应用还未能创造最大价值;同时,企业数字化人才较为短缺,数字化生态构建能力也不强,提供的大多数是通用解决方案,难以满足制造企业个性化、一体化需求。

张天任建议,首先要实施数字化转型扶持政策。在国家层面健全专项工作机制,建立专项扶持资金,鼓励和支持制造业龙头企业搭建面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打造一批数字化标杆项目。

同时,支持数字化人才招引培训。出台制造业龙头企业引进数字科技人才相关优惠政策、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制度。数字化专业服务方面,张天任建议政府加大公共数据开放力度,建立健全不同层面的数字化服务“资源池”,让制造业龙头企业更加便捷地“上云用数”。同时,在国家层面组建数字化专家咨询指导团队,为制造业龙头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服务,全力打造数字化转型供给侧生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