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中国人口净增加48万人。全国出生人口再创新低,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鼓励生育成为了热点话题。

几个月前,全国多地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不少省份延长生育假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讨论。这些举措都是对国家三孩生育政策的积极响应与具体落实,随着生育假延长、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法律、制度、政策各方面陆续发力,对落实好“三孩”政策,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必将注入持久动力。

“调”与“稳”结合,建立一体抓、精准落的思维模式。落实好“三孩”政策必须牢固树立系统观念,积极稳妥、统筹考虑。要全面领会人口政策调整的重大决策背景、重要决策事项,从思想上树牢“人口优生优育”这一硬指标。关注人口政策的延续性、有效性、衔接性,既要把已经实施“两孩”生育家庭的政策举措持续坚持下去,又要通过走访调研、问卷调查等形式摸清“三孩”意愿家庭,以政策的有效衔接过渡保障不同家庭的享受政策的连续稳定。注重因地制宜、一体统筹,在老年人比较集中的地区鼓励发动老一代抓好年轻一代家庭教育,在年轻人聚焦较多的地区开展政策宣讲指导,打好准备战、做好提前量。

“时”与“势”结合,推出利当下、管长远的支撑体系。青年的力量就是人口红利的力量,也是落实优生优育的基础力量,更是推进“三孩”政策落地的中坚力量。要把握“发展趋势”科学研判,把握人口增长的趋势性导向,组织专家学者对当前的人口结构、分步特征、学历层次、家庭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利用“七人普”的数据优势和实际状况研判未来人口发展趋势,从而找准在落实政策中的堵点难点,有针对性分类施策予以解决。

“保”与“引”结合,优化惠民生、促发展的有力服务。人口生育,关注最多的就是保障。只有对生育“三孩”家庭的保障到位、引导到位,政策响应才会更加及时。要落实保障要求,特别是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带薪休假制度、教育资源优质供给、托幼服务业等事关生育家庭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好,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联合执法检查。要对婚假陋习、天价彩礼等不良风气进行治理,将婚假、生育、养育、教育一体考虑,开展适龄适婚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引导,进一步普及优生优育和人口政策观。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人口是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支撑和标志。提高生育意愿,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让人们愿生、想生,任重而道远。唯久久为功,在社会方方面面的通力配合之下,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目标才能落地见效。

稿源:荆楚网

作者:童蕾(武汉江夏区)

(文章来源:荆楚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