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南方日报评论员

南方时论

“理赔很快,第二天我们就拿到了赔款。”7月3日,距离台风登陆不到24小时,茂名市电白区水稻受灾严重的五个村就收到了中国太保产险的150万元预赔款;在江门,两名种植户报险不到4个小时,就收到阳光农险逾10万元理赔款;在湛江,人保财险启用无人机、“粤农保”AI数字综合服务平台快速核损,旋即对3宗报损面积共计1700亩的案件理赔了34.6万元……

日前,台风“暹芭”来袭,种养业受损严重。关键时刻,广东农业保险再次“出圈”,为广大农户、农企撑起一张“防护网”:截至7月4日10时,广东保险机构收到因台风“暹芭”造成的农业损失报案3436件,报损2.88亿元。而在更早之前的全省强降水中,广东农业保险接报案3368件,报损金额3.29亿元。一个个案例,一组组数据,充分证明农业保险是转移农业风险、分摊农民经济损失的有效工具,对守好人民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具有重要且现实的意义。同时也要看到,广东地处南部沿海地区,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区域发展不平衡,农业保险不仅有助于防范自然灾害、病虫危害、市场波动等风险,对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进农村社会治理、保障农民收益也具有重要作用。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很有必要、正当其时。

近年来,广东高度重视农业保险工作,不仅把农业保险作为防灾减损的重要方式,更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工具来部署和使用。2020年6月,我省出台《关于大力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和任务目标。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列为十大民生实事,稳步扩大覆盖面。两年来,广东农业保险迎来跨越式发展——截至2021年底,全省保费收入总额增长至48.38亿元,累计提供风险保障超过3000亿元,增速连续两年居全国首位;1800万户次农户参保农业保险,238万户次获得38.74亿元农业保险赔偿。如今,广东农业保险服务“三农”的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各大企业农户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一幅“猗猗嘉禾,今盈我仓;粮丰农稳,盛世和安”的壮阔画卷,在南粤大地上徐徐铺展开来。

重点领域“一子落”,发展棋局“满盘活”。两年来,广东锚定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注重系统谋划、改革创新,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做法和经验。如针对广东特色农业种类多、产值高、分布广,因地制宜发展超过200个农险产品,让农民告别“靠天吃饭”;构建“保防救赔”一体化服务体系,农险公司转身成为风险“排查员”,由灾后“雪中送炭”向灾前“雨前送伞”转变;将科技应用于精准高效验标、查勘定损等方面,推动由“凭经验判断”向“用数据说话”转变;撬动“保险+期货”“保险+信贷”等多种模式,使得金融资源与农业生产进一步深度融合……这一系列实践,不仅解决了基层政府重视不够、农民意愿不强、保险机构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且走出了一条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特色之路,为全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广东经验。

奋进新征程,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坚决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确保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对广东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跳出农险看农险”,将农险业务发展融入服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支持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瞄准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久久为功。深入推进科技赋能农业保险,在打通信息孤岛、建设农业保险信息共享平台等核心问题、关键环节推动科技应用;充分理解岭南特色,紧密联接广东农业生产和农户风险保障的实际需求,擦亮特色农产品保险这块“金字招牌”;把防灾减损作为农业保险服务功能的重中之重,将“防灾减损”常态化、标准化、制度化;在“农业保险+”方面探索出更好的支农惠农模式,在产业、生态、乡风、治理领域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破解思路。

“愿保稻菽千重浪。”全省各地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防汛救灾工作部署,将推动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作为全力保障农业生产、守好粮食安全底线的具体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抓手,不断推动建成功能完善、运行规范、基础完备,与我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阶段相适应、与农户风险保障需求相契合的多层次农业保险体系,为全国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广东贡献、广东担当。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