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年,“特斯拉”新妆初成,平心而论,还是很让消费者惊奇的:一是,原来“老头儿乐”居然也可以搞成这么“高大上”的样子;二是,整车的钱赚完了,居然还能不断地赚远程升级、解锁赋能的钱——今天卖个“全轮驱动”、明天卖个“全自动驾驶(FSD)”、后天再解锁个“后排座椅加热”……

从这个角度看,“特斯拉”闪亮登场,当然就自带了新模式开创者的势头,其现实的和历史的价值于是就无可撼动。这种新模式带动的增量财富,显然极大刺激、进而马上深度拓展了同行的“脑回路”——大家就有样学样。

最新的模仿是“奔驰”搞出来的。据报道,“奔驰”车主只要每年舍得掏4998元的“解锁服务”,爱车的两个后轮就能得到最大10°的转向角度,相较解锁前只有4.5°的最大转向角度,解锁后的爱车转弯儿或者蛇形跑,肯定就会敏捷、顺畅得多。肯花100多万买车的人,对每年5000元的服务费大约是无感的吧,也是,十年5万元,等于给爱车升个级。据此揣摩,“奔驰”的服务卖得不会差。

“奔驰”之后是“宝马”。据说,“宝马”也推出了诸多“订制功能”,比如,座椅加热、方向盘加热、大灯亮度智能调节之类的,付费也格外灵活,车主可以按月或者按年购买服务,当然也可以一次性买断。类似的效仿者还有不少。这么干的车企多起来,许多消费者心里嘀咕嘀咕当然也难免。不过,消费者似乎也没必要太担心,那种想象中的开一次车门、远程自动扣一次服务费的事情,应该不会发生——毕竟车企做事也不能胡来。

新模式推出来,让许多人不适应是常事,但新模式能够生存下来,肯定是有内在逻辑支撑的。这种“远程升级收费服务”,有关专家对其内在逻辑进行过剖析:所有车都在一条流水线上“克隆”出来,然后用软件对“克隆车”进行层次化,以匹配不同的消费需求;车企的采购、生产在最大程度上得以集约化,成本大大压缩且更为可控,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升。相对于成本压缩、效率提升得到的巨大收益,后期通过服务分层而获得的收益就小得多。

原有的汽车生产,与此相较就繁复得多,对应的各种成本当然也要高许多。比如,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有的车需要在不同生产线上折腾好几回,才能最终下线交到消费者手中,车辆的后期维护、修理成本以及相应时间,也随之高企且很难回落。就此而言,“特斯拉”开启的这种新模式,显然不能仅仅理解为一种新的收费模式,只是为了多收一点儿“小钱钱”,更要看到这是对整个生产体系的一种创新。

新能源车之于燃油车,是一种路径创新,创新之处很多,这种在生产、售后上的模式创新,是路径创新最重要的支点之一;而更重要的是,一个后来者面对一个既有成熟体系仍能不懈剖析、力求进步的精神,这是最终实现路径创新的关键。这种剖析精神、追求极致的精神,是一切创新的源动力,带动了增量财富的不断涌现。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某证券公司的一群首席分析师,合起伙来“剖析”了一辆“特斯拉”。这大约也是一种“创新”吧,也是有样学样——学的是同行拆解“比亚迪”。学与学不同,创新与创新有异。相对于“特斯拉”对燃油车生产体系的剖析和颠覆,首席们的“剖析”,应该并非同维度行为。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首席们挽起袖子不怕脏累、真刀真枪地一通拆,实在不知价值何在;但凡用点儿脑子——难道“飞机首席”就要拆飞机、“军工首席”必须拆导弹?实在荒唐。

首席们的这种“钻研精神”,显然算不得有价值的精神,因为很难实现内在的逻辑自洽;没有内在逻辑支撑的“钻研”、“创新”,当然也不可能带来什么增量财富。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