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静子

“各位作家朋友,自今日起,向《小说月刊》投稿者,请在作品涉及到对话处,自行使用冒号、双引号,例如:他说:‘你好,什么时候到的?’,否则作品一律不予采用!敬请知情!”近日,《小说月刊》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则通知引发舆论热议。据悉,该刊物由吉林省文联主办,目前引热议的通知已删除。

细究通知内容不难发现以下关键点:目标明确的被提醒对象——各位作家朋友;具体且细微的“末节”,即冒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措辞严厉的惩戒后果——作品一律不予采用。深耕精品文学出版的杂志社“下场”为小标点博关注、赢重视,甚至不惜“得罪”大批投稿者,背后固有个别作家朋友随性而为的写作习惯因素,更有不容忽视的特定现实背景。

网言网语“一逗到底”、文字聊天穿插各式表情包、新媒体排版惯用空格或换行……一系列带有个性化、多元化的表达方式充斥荧屏,在给互动双方带来高效、便捷的信息流动时,也给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造成了不小的挑战。试想,若把网络世界通行的交流规则照搬到文学创作中,置标点符号的诸多实用功能于不顾,无疑会加剧读者的阅读负担、消解文字作品的传播力,造成严肃文学创作的庸俗化、娱乐化等消极倾向。从这个意义上说,杂志社发布的一纸通知既是对当今标点符号乱象的“怒斥”,也是为严肃文学的更好发展主动探路、护航。

需要强调的是,网络聊天与严肃文学分属不同的话语体系,各自具有独特的存在价值。如果说前者的主要目的是传递信息,那么后者的价值则在于传递知识与规范,抑或是一种语言上的美感。郭沫若先生曾说:“言文而无标点,在现今是等于人而无眉目。”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严肃文学而言,格式标准规范、文字周正优美、逻辑清晰流畅的作品才能抵岁月流长、成就不朽经典。

文学创作无定式,单一固化的标点符号是否会限制作家们天马行空的创意思维?相信不少人存在这样的疑问。确实,在字斟句酌这件劳心事之外再思考标点符号事宜,着实需要花费一番精力。问题是,给文学更多的包容度当真与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相冲突?须知,标点符号看似只是文字表达方面的小细节,但其发挥了诸如停顿、增强语气等众多作用,使得优秀的作品更加熠熠生辉。再则,古文难读的一个重要原因便是缺乏标点符号,一代代人的皓首穷经正是对这种“缺陷”的辛勤弥补。殷鉴在前,各位作家朋友为何不换位思考一下读者的阅读感与接受度?

小标点“撬动”大文章,小习惯影响大格局,对标点符号的规范使用多些坚守,亦是对严肃文学、纯洁文字的有力守护。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