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公示拟撤销挂网医用耗材的通知》,宣布了一批企业自动申请撤网的产品。其中,包含博奥赛斯天津总公司、重庆分公司的IgM、IgG两种新冠抗原检测试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目前,核酸、抗原检测试剂已淡出市场,这些产品背后的IVD企业也紧随其后。
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下移
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原检测产品在取材标本上与核酸检测不同,相较于核酸需要获取的患者带病毒的咽拭子、鼻拭子等,该种抗原检测试剂所需要的静脉血更为安全,更能保证医护人员的安全,降低感染风险。
2020年3月4日,抗原检测被纳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的确诊依据。据了解,当时的抗原检测技术已较为成熟,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原检测采用全自动流水线设备进行,400人份检测的时间约130分钟左右。同时,试剂盒已经实现量产,产量可达20万人份/周。
据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黄爱龙教授此前向媒体介绍,抗原检测试剂盒可以独立或与核酸检测相互印证,减少错诊、漏诊。并且,抗原检测不仅能够更为准确地反映被检测者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对于感染过新冠病毒现已被治愈的患者也同样有效。
不过,也有专家认为IgM抗体和IgG抗体数值的大小并不能证明抗体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到底有多大,因为是否被感染并不单纯受这两种抗体数值大小的影响,还受到很多其他因素影响,比如病毒是否变异。不过,随着抗原检测试剂盒产量增加,需求量下降,价格也随之下移。
巨丰投顾高级投资顾问李建杰曾公开表示,“当前新冠抗原检测产品较多、竞争较为充分、技术水平相差不大,抗原检测试剂盒的价格下跌在所难免。”
常规检测项目需求更大
此前,存在IVD行业凭借新冠检测业务冲刺IPO的案例。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医学检测机构新增314家,同比增长23.6%。2022年前三季度,含“新冠检测”概念109家上市企业共计营收约为3638.78亿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约22.83%;净利润共约854.29亿元,同比增加约33.69%。
然而,IVD企业的高利润也伴随着高风险。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13日,我国体外诊断行业存续和在业的企业中有2280家企业有裁判文书,1257家企业有行政处罚,有648家企业存在经营异常。
纵观整个IVD行业发展前景,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体检、慢性病管理、重疾检测等多个场景。2022年年底,随着医院端诊疗需求逐渐恢复,持续深耕行业的企业将直接受益。
一位IVD行业公司创始人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其公司虽然有PCR实验室,但没有布局核酸检测业务,“因为专注自己的主业才能做扎实。”
而在他看来,IVD市场此前是防感染,现在是忙救治,更大的需求是常规检测项目,尤其是炎症和心标。
此前,亦有相关企业负责人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伴随着炎症、心标的大量需求,预计一个半月就能完成全年四分之一的业绩指标。
而在技术研发方面,未来国内相关企业可着眼于中高端技术。目前国内企业在相对低端的生化诊断领域占比较高,在化学发光和POCT 等中高端技术方面具有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空间。
此外,据湘财证券预计,随着老龄化、城镇化、医保支付能力增强、分级诊疗、保健意识增强等需求端因素的推动,以及技术进步升级、新项目临床开展、原辅料自给升级等供给端能力的提升,未来预计5-10年,中国IVD仍将保持15%以上的年复合增速。至2030年,中国体外诊断市场规模将增长至2881.5亿元,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提升至33.2%,成为最大的体外诊断产品消费国。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