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发布了《2023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白皮书提出,2022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5007亿元人民币,较2021年增长6.76%。

“我国卫星导航产业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成为全球重要的卫星导航系统之一,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我国卫星导航产业链完整,涵盖卫星、地面设备、导航芯片、终端设备等多个领域,卫星导航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逐渐成熟,推动了卫星导航产业的快速增长。”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融入、赋能多个行业


(资料图)

北斗系统为中国首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空间基础设施。据了解,目前北斗服务和产品已在全球一半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

北斗系统正在迅速融入并赋能多个行业。据上述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电力行业已完成了超过2000多座电力北斗地基增强基准站的建设和部署,推广各类北斗应用终端超过50万台/套;交通运输领域,已在道路营运车辆、邮政快递车辆、内河船舶及远洋船舶、通用航空器等方面累计推广应用各类北斗终端超过810万台/套;移动通信领域,已有近330万座4G和5G基站应用北斗授时。

同时,北斗已经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白皮书显示,北斗正在成为智能手机的标准配置,2022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达2.64亿部,其中2.6亿部手机支持北斗功能,占比达到98.5%。车载导航仪市场终端销量超过1200万台,包括物联网、穿戴式、车载、高精度等在内的各类定位终端设备销量超过1亿台/套。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卫星导航产业围绕着空间定位与导航服务、自动驾驶、安全监控、移动安防、海上救捞等在数据采集与分析处理、设备研发与制造、导航服务与应用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和正在高速发展的产业链,尤其是以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系统为核心,以数字技术和智能化服务为手段的导航与定位服务,正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上市公司积极投入

作为“国之重器”,社会各界都在积极关注北斗系统的发展,而其目前还有一些环节需要加强巩固。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说道,“未来北斗卫星的发展领域将主要集中在物联网、智慧交通、智慧城市和一些军工产品方面,以及对外开拓国际市场。”郑磊同时表示,北斗卫星现有领域的国内市场趋近饱和,需要相关上市公司开发新领域,技术上也需提高,同时也要加大在亚太市场的推广力度。

“随着北斗应用领域的多样化和要求的提高,需要进一步研发和改进高精度导航技术,提升定位及导航的准确性、精度和稳定性。”洪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芯片和终端设备也是北斗系统需要持续加强的领域。卫星导航芯片和终端设备是实现导航服务的关键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加强芯片和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能力,提高性能、降低成本,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领域的需求。”

对于上述需要完善的领域,上市公司一直在行动,助推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公司的北斗业务主要面向行业用户,目前重点在地灾监测、民用航空领域进行拓展。在地灾监测领域,以北斗提供高精度位置的能力构建实时的安全监测解决方案;在民用航空领域,重点开展机载的定位追踪设备和机载导航设备的研制。”华力创通工作人员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工作人员称,在技术上,公司也在尝试将北斗技术和5G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利用北斗+5G开展室内外融合定位的解决方案,以及将北斗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相结合,在物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开展应用。

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加大芯片领域的投资。北斗星通此前发布的定增计划显示,公司拟募资不超9.45亿元,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主要围绕公司主营业务展开,聚焦卫星导航领域,尤其是重点拓展与延伸公司芯片和数据服务业务,并提升公司攻关共性的、基础的、关键的核心技术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