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锐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实施的重要内容在于裁判尺度的统一。看似冰冷的法律条文,正是在生动的社会实践中,在千千万万位法官的裁量之下,一次次校准“刻度”,逐步促进形成全社会的法律共识,深刻影响着民众的思维方式与行为习惯。

近年来,人民法院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规范法官裁量权行使、统一法律适用的体制机制,在司法解释制定、案例指导、“四类案件”监督、类案检索、院庭长监督、案件质量评查、规范专业法官会议、强化审委会职能作用发挥等工作上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提到,2021年,全国法院一审服判息诉率88.7%,二审后达到98%。据统计,民事、行政案件再审申请驳回率分别稳定在90%、96%以上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都与统一法律适用,规范裁量权的行使密不可分。

2021年以来,人民法院多措并举,不断推进统一法律适用工作。最高人民法院印发《最高人民法院统一法律适用工作实施办法》《关于完善人民法院专业法官会议工作机制的指导意见》《关于完善四级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试点的实施办法》等文件,进一步规范明确工作机制。截至2021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共发布29批160余例指导性案例,针对社会民生、环境资源、知识产权等重点热点领域,还及时发布典型案例、优秀案例、公报案例。各地人民法院针对疫情防控、营商环境等案件,也积极作为。通过充分发挥案例的指导参考和参照作用,着力解决“类案不同判”问题。今年1月份,最高人民法院召开了统一法律适用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最高人民法院裁判要旨梳理提炼工作方案》,推动法官智慧结晶与信息化手段深度融合,建立裁判要旨数据库。此外,人民法院不断强化司法公开理念,坚持依法公开原则,不断促进法官裁量权规范行使。

当前,越来越多的人们已习惯使用相似案例的生效判决为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提供参考,统一法律适用、规范裁判权行使愈发深入人心。人民法院致力于确保严格公正司法,通过统一法律适用,不断校准正义的“刻度”,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