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两会时间”的到来,全世界再次聚焦中国。
近年来,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瞩目。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不仅让本国人民的生活大幅改善,也让在华外国人有机会共享发展成果。三位外籍人士通过亲身经历,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发展”。
生活:更舒适更健康
每天早上,利利娅·波波娃都会提早来到诊室,换上白大褂,等待患者前来就医。这样的工作习惯,她已经保持了20多年。
波波娃是一名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眼科专家。1998年,她受邀来到黑龙江省大庆眼科医院工作。回想刚来中国时的情景,波波娃记忆犹新:“那时医院门口只有一条窄路,城里高楼也不太多,商店都很小。”
在华多年,波波娃见证了中国的巨大变迁。“新建了许多高楼,路变宽了,商店大了,商品种类也越来越多。去别的城市也更加便捷,坐高铁到北京只要几个小时。”她说,“这体现了政府对人民的关心。”
利利娅·波波娃在为患者做检查。新华社记者 徐凯鑫 摄
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政府投资更多向民生项目倾斜,加大社会民生领域补短板力度。
波波娃说,中国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也体现在医疗条件的改善。“我们医院以前只有几个诊室,设备数量也很有限,现在建起了一座新大楼,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眼科检查和治疗设备。随着新疗法不断涌现,我原来的知识就不够用了,所以需要不断学习和研究。”她说,“在治疗病人的同时,我获得了成长,我在中国的这些年没有虚度。”
20多年来,波波娃诊治患者超过20万人次。尽管年逾八旬,她依旧充满工作热情。“我热爱自己的职业,它是我生命的全部。我会尽力帮助更多人获得健康。”波波娃说。
创业:更便利更省心
“我从小热爱运动,开一家健身中心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幸运的是,我在中国实现了这个梦想。”31岁的罗曼·多古舍夫说。
多古舍夫来自俄罗斯萨马拉市,目前居住在深圳市南山区。他和朋友们一起创办的国际健身中心即将迎来开业一周年。
“当地政府为我们减免税费,这对创业初期的我们帮助很大。这里的服务中心还免费为我们提供咨询。”他说,“中国的电子政务很发达,办理居留证件、进行纳税申报等都可以通过线上平台完成。”
今年是多古舍夫在深圳的第六个年头。过去5年多,他明显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发展。
“街上的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城市管理更加智能化,许多像我一样的外国人来到这里创业,经营着自己的餐馆、俱乐部、咖啡馆等等。”他说。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涉企政策要多听市场主体意见。去年7月,多古舍夫作为居民代表参加了在深圳市人才公园举办的一场对外合作交流会。会上他提出,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和当地政府部门的代表交流。
“会后,我很快收到了政府的回复。政府部门非常注重了解我们的诉求,帮我们解决问题。”多古舍夫说。
2021年7月,罗曼·多古舍夫在深圳参加对外合作交流会。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健身中心,多古舍夫既是管理者,也是教练。学员近一半是当地的外籍居民。他希望,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能通过运动增进对彼此文化的了解。
一年之计在于春。多古舍夫早早便立下了今年的工作目标:“我和伙伴们今年计划在深圳新开几家分店,希望一切顺利!”
社会:更开放更智能
一口流利的汉语,脸上常挂着微笑,甚至能说几句方言,这是35岁的巴克特古利·赖因别科娃给人的第一印象。
巴克特古利·赖因别科娃在给学生们上课。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010年,赖因别科娃从吉尔吉斯斯坦来到中国求学,现在是北方民族大学一名俄语教师。执教多年,赖因别科娃看到的不仅有新面孔,还有新气象。
“刚开始在中国工作时,我感到中国的学生们普遍比较害羞,与老师的交流比较少,现在的学生更愿意和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更自信。”她说。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赖因别科娃发现,学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改变。“毕业生选择职业不再单纯为了生计,而是更加遵从内心意愿,从事喜欢的工作。”她认为,每个孩子都能找到施展才华的天地。
在学校,赖因别科娃见证着学生的成长,也感受到对外人文交流日益频繁。她说,自己所在的宁夏银川,许多高校与国外院校开展师生交流活动。学生们不只能在书本上了解世界,更有机会和来自德国、法国、韩国等国的师生面对面交流。“这说明中国变得更加开放。”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但也促进了数字技术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加强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
疫情期间,赖因别科娃的工作并未停滞。“我们开展线上教学,老师能与学生实时互动,组织在线测验,并及时反馈结果。”
“数字技术也深入到我们的生活。现在出门不用带钱包,支付、租车、酒店预订等都能在手机上完成。”她说。
转眼间,赖因别科娃来到中国已经10多年。谈及未来,她难掩激动:“我很期待再过10年中国的样子。”(参与采写:徐凯鑫、刘赫垚、王丰、于恩正、刘海)(记者江宥林、刘书辰、张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