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的了解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现状及趋势,锦囊专家于5月18日在2022中国数字企业峰会上重磅发布《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2018-2021四年对标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该报告由数字产业创新研究中心、锦囊专家、首席数字官联合研究发布,以“中国数字企业模型与指标体系”为理论指导,共涉及数字化战略、数字化技术、数字化人才、数字化生产、数字化运营、数字化营销、数字化决策、数字化创新、数字化生态、数字化资产、数字化服务、数字化绩效十二个要素。结合“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过程中【锦囊专家】对数百家企业的深度访谈发现,以及《中国数字企业白皮书:2018-2021 动态发展四年对标篇》,总结了从2018 年到2021年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其中包括九大核心发现。
发现一:推动数字化平台建设,支撑企业战略落地
过去几年间,我们看到数字化转型已经从一项选择题,变成了企业发展的必答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制定数字化战略,并将数字化战略作为企业第一战略。为了更好支撑数字化战略落地,中大型企业大多会选择打造一体化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决策分析智能化、业务运作协同化、企业管控全面化和用户服务一体化,构建灵活高效的一体化创新管理新模式。
发现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始终位居企业使用与投入榜首
根据近四年的调研数据显示,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投入进一步提升,传统数字技术的比例相对下降。大数据分析与挖掘作为每年企业使用较多的数字化技术,占比达52.3%-76.9%,同时也是企业投入最多的技术。比如,2021年的获奖案例,海尔智家通过大数据及数据仓技术,打破传统的数据孤岛,拉通上下游数据关系形成了全流程的数据应用。
发现三:激活数据资产价值,实现精准预测和智慧决策
随着大数据技术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大数据背后的数据价值越来越被企业所重视,企业的竞争已经在从重型资产向轻资产过渡,尤其是企业的数据资产更是未来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搭建企业级全域大数据资产管理平台,聚焦企业内数据资产共享,以及企业外数据资产链接、融合及场景落地,支撑数据驱动的企业战略。
发现四:加强数字化人才建设,以智慧办公、RPA提升工作效率
近四年的研究发现,企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如何吸引并留住数字化人才依然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困难之一。面对人才短缺这一窘境,企业纷纷寻找对策,通过智慧办公、RPA提升工作效率成为主流。
发现五:构建精细化运营体系,武装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调查发现,企业更为重视利用新技术持续推进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提高运营管理水平,通过打造数字化供应链,用更精细化的管理手段提升客户服务和内部运营。比如,保利和采供应链平台通过供应链的精细化运营,对各环节进行降本增效,形成房企第二增长曲线。
发现六:构建全渠道营销矩阵,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
以用户为中心,建立全渠道的销售模式成为企业面向数字化转型的一大方式。在当下渠道多元化且碎片化的时代,各行各业都开始考虑全渠道多触点的布局,从线下渠道转变为线上线下结合,建立全渠道的数字化营销矩阵,将用户从公域流量引流进私域流量,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快速响应用户需求。比如,建发汽车集团数字化营销矩阵项目,通过建发汽车大数据管理平台,利用微信为客户建立了多元但统一的触点矩阵,拓宽了公域流量入口,并完善了从公域引流至私域管理的闭环。
发现七:以客户体验为主,瞄准用户打造数字化服务
调研发现,业务流程的数字化、客户服务的数字化一直是数字化战略的重点,每年都有近90% 的企业数字化战略涵盖了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约75% 的企业覆盖了客户服务的数字化。在体验经济时代,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了解客户,打造出众的客户体验成为企业保持高速增长的关键因素。尤其是面对国内外日益复杂的发展环境和激烈的竞争压力,企业更需要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升内部运营质量,来增强核心竞争力。
发现八:构建数字化生态平台,实现跨越式发展
研究发现,数字化环境下,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整体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数字化生态建设上有所作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建立现代化的数字生态系统,实现不同组织间的高效协同,并为所有相关方提供互利价值。
发现九:自主研发和协同合作,成为企业数字化创新的重要方式
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企业需要加大创新力度,不少企业坚持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为行业提供了成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产品,当然,数字化转型无孤立前行,也有很多企业选择与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研发。根据调研数据,利用已有资源进行内部创新研发在近四年的各年中均是排名首位的数字化创新方式,其次是利用合作伙伴资源、与其共同创新研发。
《2018-2021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四年对标洞察报告》总结了近四年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现状与趋势,现已上线锦囊专家官网,希望能够对正在转型中的企业有所启发。走进2022年,第五届中国数字化转型与创新评选已经再次启动,继续寻找标杆数字化企业案例。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