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首次在港澳地区选拔载荷专家,相关负责人昨天(1日)表示,目前,香港已完成第一阶段选拔,共推荐40名符合资格的候选人,男女各占20人。

第四批预备航天员正在选拔中,而第三批航天员今年起就将陆续加入空间站任务。全力打造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港,一直是东风航天人追求的目标。

早在神舟一号任务时,东风着陆场作为气象备份着陆场,成立应急搜救工作技术分队。多年来,依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资源,东风着陆场逐步建立沙漠搜救技术和装备体系,完善搜索回收能力。从神舟十二号航天员返回开始,东风着陆场从备份着陆场成为航天员返回的主着陆场。


(资料图)

今天的“两总话天宫”,跟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胡小春一起,走近开启常态化应急待命模式的东风着陆场。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计划转入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搜救返回任务中,首次在6天内完成任务转换;首次夜间、低温条件下展开搜救。东风着陆场在照明、保温、光学测量等方面进行技术改进,立足最极端、最寒冷,最黑暗条件组织训练,经过多次空地协同演练,确保航天员安全返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胡小春:搜救的流程已经非常成熟了,北京中心和东风中心分别实时预报返回舱的落点,空中分队和地面分队按照通报的落点向返回落点进行前出。这次夜间搜寻非常顺利,达到了舱落机临、舱落人到,从到达、开舱、出舱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井井有序。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初期,飞船在轨时间较短。为保证飞船返回时着陆场气象条件满足安全着陆要求,设置了主副两个着陆场,内蒙古四子王旗和东风着陆场。随着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向前推进,进入空间站任务阶段,飞船停靠空间站,可以根据着陆场气象选择返回时机,不再需要设置气象备份着陆场。2021年,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首次将着陆场从内蒙古四子王旗调整到东风着陆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强大的测控、通信、气象、医疗条件,人员和物资都可以就近充实到搜救前线。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胡小春:我们对飞机上车辆装备、通信设备等等都做了全方位的升级改造,保证了整个落点区域的通信畅通无阻。我们为航天员定制了专门的医监医保车,飞船载入大气层后就只能靠地面的测控站,基本上我们整个西北测控线对飞船的测量是全覆盖的,大家可以通过直播看得到,飞船返回的全过程都是可视的,包括落地的一瞬间都会有很多的角度。神舟十二号可以说是对东风着陆场搜救方案、技术设备、人员的一次大考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胡小春:航天员在空间站里面,有什么困难有可能随时要回来。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我们地面的着陆场系统能够反应非常快。这也是我们从四子王旗移到东风着陆场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除了搜救回收任务外,在发射任务过程中,上升段的应急救生,也让着陆场系统经受着考验。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胡小春:从点火到入轨的582秒过程当中,火箭有很多动作,比方说发动机点火、一级二级分离、抛整流罩,这些动作当中只要有一个动作不到位,飞船就不能入轨。这样就需要我们着陆场系统的应急救援分队,能够把航天员从不同地方安全救回来。

为打造航天员进出太空最可靠、最安全、最温暖的航天母港,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搜救团队加强技术创新,攻克沙漠搜救这一世界性难题,发明适用于沙漠环境的直升机简易停机坪,改变航天员返回着陆医监医保模式,搜救队拥有“分钟级”搜索到达能力。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胡小春:我们方案做了很多的情况,包括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地点,我们都有相应的这些预案,成立了一个预案库,无论出现了什么情况,我们都不会束手无策。通俗来说,踩刹车的时候离地面的高度大概是380公里,踩刹车到落地大概是48分钟,在这几千公里的测控走廊,国内从喀什站开始,到和田站、到库尔勒站、到瓜州、到敦煌、到额济纳旗着陆站,这么多源头的测控站,布设了很多的测控设备,这些设备主要是在监视监控飞船内部的工作情况和飞船的飞行轨迹,同时也及时预报我们飞船的落点。

2022年12月4日晚,神舟十四号飞船成功着陆,实际落点与预报落点误差仅有200多米。那么,如此高的预测精度是怎么做到的呢?胡小春介绍,这背后需要精确的计算和控制。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副主任 载人航天工程着陆场区指挥部副指挥长 胡小春:目前我们国家北斗卫星系统上来以后,对整个返回舱的预报模型越来越准,天基测控投入使用以后,为落点的预报提供了更多信息源。我们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进入了常态化的值守,载人飞船发射和返回,应急救援、应急搜救等等,我们的技术改进已经完全能够适应这种条件这种环境。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