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对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举足轻重作用。 “现行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下表现出劳动力短缺,玉米生产基本靠农业机械来完成农事活动,玉米生产模式已逐步由传统农业转向农业机械化、智能化和无人农田等等,全面现代化农业生产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要加大对玉米农用机械类研发支持力度,提升玉米农机作业能力和作业质量。”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丹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王作英表示。
王作英介绍,玉米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和应用远远跟不上玉米生产发展的需求。近几年宜机收玉米新品种培育推动了玉米生产机械化进程,但是新的生产资料使用、土壤环境变更、气候条件不确定性和有害生物危害等一系列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制约玉米农机大面积推广使用。所以,为了保障第一大粮食作物安全生产,提高耕地贡献率,国家要多措并举,加大对玉米农用机械类研发支持力度,提升玉米农机作业能力和作业质量,推动玉米农机耕、种、管、收、储等作业水平,将为解决当下 “谁来种田” “如何种田”和 “如何种好田”等困境提供核心解决方案。
对此,王作英建议,建立国家级研发团队。尤其是玉米农用机械研发、推广、应用将是农业生产发展,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建立起国家级研发团队意义重大。
“以研发项目资金支持玉米农用机械研究。”王作英表示,通过立项构建国家级科研团队,确立目标任务,提出行业标准,解决现有农机种地漏播断播,中耕伤苗,收获损粮等现象发生,提高农机对耕地土壤结构适应能力,以资金具体支持玉米农用机械研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以政策吸引人才,提高研发人才待遇,实现我国玉米农机作业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王作英建议,在东北玉米主产区优先优惠推广使用高端农机。可以通过优惠使用农机政策来推广玉米农业机械化进程,进而大幅提高玉米生产效率,为国家粮食安全作贡献。此外,王作英还建议 “高度重视农机使用安全性。”中低端农机安全系数偏低,作业风险不可控,农机报废年限、农机作业时农事活动对农作物、农机驾驶员及农户人员安全还没有规章制度约束等等问题也依然存在,农机安全事故防范等管理机制应引起足够重视。
(曹雅丽)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