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各方期待的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落地。3月2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当前是氢能技术发展和应用推广的重要窗口期。”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处于发展初期的氢能产业多以区域性的小规模应用为主,但整体上看,氢能产业链中的制氢、储氢、运氢、加氢,以及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汽车等任何一个细分环节,都可以造就若干个千亿元级规模的市场。

资本市场融资便利

将吸引更多氢能企业上市

作为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规划》不仅明确了氢能是未来国家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其中还特别提到,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

国际新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郑磊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我国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产业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等问题依然存在,因此,迫切需要资金的支持,助其加大技术攻关。而相较于融资成本颇高的企业债权融资,资本市场的股权融资“性价比”显然更高。

“科创板和创业板都是针对科技型和创新型的中小企业,重点关注企业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以及未来的价值和成长性,上市门槛相对不高、审核时间较快、信息披露成本较低,且资金来源广,契合氢能产业的特点和融资需求。”中银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的融资便利将吸引更多氢能企业上市。

《规划》除了支持符合条件的氢能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等注册上市融资外,还提出要加强金融支持。

例如,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支持氢能产业发展,运用科技化手段为优质企业提供精准化、差异化金融服务;鼓励产业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按照市场化原则支持氢能创新型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推动能源转型是绿色金融的重要任务,而发展氢能产业又是能源转型的突破口。”郑忱阳表示,银行业作为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的主体,将创新多元化、多功能的绿色金融产品,为氢能产业提供投、贷、债、股、保、租等一体化、综合化服务。

民生银行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应习文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方面,银行可以通过信贷资金支持氢能产业相关项目,如新能源制氢、工业副产氢项目、氢能源设备制造、氢燃料电池及整车制造等,同时也可发挥投贷联动优势支持氢能源创新科技企业发展。

“此次《规划》出台,勾勒出氢能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氢能整个产业链进行了明确布局。”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氢能源的发展道路还很漫长,现阶段尚需政府进行大力扶持,短期内实现盈利比较困难。《规划》中明确将强化财政金融的支持力度,这对于增强企业信心,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行业重大利好

氢能企业迎来发展春天

在政策的春风吹动下,相关企业也在万亿元的赛道上开始快马加鞭。

“《规划》宛如一场滋润氢能全行业发展的‘春雨’,将推动氢能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春天。”鸿达兴业董事长周奕丰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作为氢能源龙头企业,鸿达兴业在国内最早开展液氢生产和储运联动业务,是“制氢、储氢、储能、运氢及用氢全产业链”的领军者。近年来,在全球大力推进新能源战略下,鸿达兴业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政策号召,结合自身雄厚的氯碱制氢技术,大力发展氢能产业,并实现多个战略性突破:公司拥有气态、液态、固态储氢三种技术;投资兴建我国首座民用液氢工厂,打破氢气液化领域极高的技术壁垒,填补国内民用液氢生产的空白;建设内蒙古第一座加氢站,为氢燃料电池公交车提供氢气及加注服务;创新性研发国内首个移动式加氢站。

在周奕丰看来,《规划》明确指出氢能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方向,是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增长点,“这意味着氢能将一跃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里面的主力军之一,也意味着氢能企业将从政策层面享受国家给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系列政策红利、资金红利、发展红利,这对于氢能行业而言,无疑是重大利好。”

华电重工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公司自2020年起筹划发展氢能业务,努力提升氢能技术开发、装备制造、工程总包等方面的能力。

全球光伏产业的龙头隆基股份早在2018年就开始对氢能产业链进行战略研究,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研究合作研发电解水制氢装备技术,并于2021年3月31日正式成立隆基氢能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10月16日,隆基氢能首台碱性水电解槽下线,单台电解槽的氢气制备能力达1000Nm3/h及以上水平。

作为我国重卡方面的一支重要力量,陕汽集团也在加速推广氢能燃料电池重卡的应用。陕汽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陕汽德创未来研发出的三款氢燃料电池重卡已在河北、上海等地区进行推广,其中一款氢燃料电池牵引车已交付客户,即将在榆林地区投入使用。“陕北地区副产氢丰富,并且运行着约15万台的重载化石能源运输卡车,运输半径约200公里至300公里,部分已到报废年限,这是理想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应用场景。”

加速布局“氢能+储能”的宝光股份在2021年7月成立宝光联悦。“公司的股东之一联悦气体已经在广东、江西、湖南和陕西分别投资建设了7座高纯氢气工厂,包括现场制气项目和零售气项目。《规划》对整个氢能产业的积极影响毋庸置疑,氢能产业的整体大发展必将由此转入快车道。未来3年至5年,联悦气体将持续投资10座氢气工厂,布局加氢站、液氢工厂等相关氢能源设施建设。”宝光联悦总经理孙伟说。

“政策的鼓励和资本的加持,让氢能产业高速发展。”中国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执行秘书长李洪波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氢是一种高效的储能介质,和风电、光电等可再生一次能源结合生产绿氢,不仅可以应用在氢能源汽车和工业用氢领域,也可以作为储能资源,参与电网侧的调峰、调频,为氢能相关公司的业务开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