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像搭积木一样装配预制构件,装配式建筑项目能有效减少污染、节约资源和降低成本;外墙喷涂机器人开展高空作业,效率可达人工的3至5倍;楼宇自控系统实时调节室内温度、照明等,让建筑有了“智慧大脑”……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加快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升。

智能建造是指在建造过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术,通过应用智能化系统提高建造过程智能化水平,达到安全建造的目的,提高建筑性价比和可靠性。为加快推动建筑业与先进制造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前不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决定征集遴选部分城市开展智能建造试点。本次试点安排了完善政策体系、培育智能建造产业、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和创新管理机制四项任务,有助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为全面推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质量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建筑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去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29.3万亿元、同比增长11%,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有力支撑了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业发展主要依赖资源要素投入、大规模投资拉动,生产方式粗放、劳动效率不高、能源资源消耗较大等问题比较突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借助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发展智能建造,成为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提升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求。

发展智能建造,是稳增长扩内需的重要抓手。智能建造产业具有科技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等特点,既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又能为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庞大的消费市场。发展智能建造,不仅能够带动人工智能、物联网、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发展,还能培育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数字设计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进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发展智能建造,也是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借助先进的建造技术,能够推动建筑业绿色低碳转型。例如,装配式建筑能够减少脚手架用量、提高建造效率,在节能、节材、节地等方面具有优势;还有一些地方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实现用电自主调节和优化。

应当看到,发展智能建造,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涵盖了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环节,需要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其中,加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基础共性技术攻关力度,培育一批行业级、企业级、项目级平台和政府监管平台,尤为关键。与此同时,还需要从资金扶持、人才培养、推动建立以标准部品为基础的生产体系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以人才培养为例,当前既了解土木建筑工程又熟悉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还相对缺乏,迫切需要高校院所围绕交叉学科新方向展开布局、打造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既注重问题导向,也注重技术和管理协同创新、注重产业融合,推出行之有效的举措,才能更好发展智能建造,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发展智能建造,意义重大,潜力巨大。面向未来,推动智能建造和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中国建造”的核心竞争力必将不断提升,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必将更加亮眼。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