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是绿色低碳的,现在大家比较担心它的安全可靠,因为它靠天吃饭,有波动性。市场化的问题也要解决。”11月3日,在2022年APEC工商领导人中国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表示,新能源的“不可能三角”(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经济可行)不是不可能的,也必须打破。“我们把它跟灵活性资源,跟储能,跟智能电网结合起来,做得好,它的电力是可以稳定输出的。当然,这需要花功夫。”
(资料图)
作为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的重要手段,储能的发展被寄予厚望。那么储能目前发展情况如何,面临哪些挑战,发展路径怎样?近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与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举办的“新型电力系统沙龙”系列活动在北京举行,业内专家就此进行了探讨。
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将成为主力
“新型电力系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处理好火电机组有序退减、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有序渗透、灵活性资源合理配置三方面的关系。”在当天这场面向新型电力系统的储能发展路径的会上,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抽水蓄能技术经济研究院规划评审中心室主任张云飞介绍,根据国际能源署,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的需求,按照电网吸纳间歇性可再生能源能源(主要是风电光伏)的比例划分了4个阶段,即低于3%、3%-15%、15%-25%、25%-50%。张云飞表示,目前我国处于第二个阶段末尾。而第三个阶段(15%-25%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占比)对电网冲击较大,此时电网灵活性要求大大增加,短期内需要增加调频电站,中长期需要引入需求侧管理和储能技术的应用。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林卫斌认为,按照“三步走”的构建,预计风光新能源发电量到2030年将超过20%、2040年达到35%左右、2040年超过煤电成为第一大主体电源。要实现从现在的12%到超过20%、35%,甚至将来在碳中和情景下达到60%左右的比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条件是要靠储能的发展。
未来新能源逐步成为电力供给主体所带来的供电不稳定性问题将越发突出,亟需大量灵活性调节资源来解决。灵活性调节资源包活火电灵活性调节、气电、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等。其中,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将成为主力。
需要促进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的协同发展
近年来,抽水蓄能迎来了全面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截至2021年底,国内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3639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总核准量也在不到2年时间几乎实现翻倍,从2020年的4773万千瓦增长至2022年10月的9283万千瓦。
但抽水蓄能在发电总装机容量的占比仅为1.53%。目前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的发展规模都相对滞后。我国提出2030年风光总装机达到12亿千瓦以上的目标。按照15%配置储能的规模估算,至少需要1.8亿千瓦的储能。
张云飞建议,这需要促进抽水蓄能与新型储能的协同发展。此外,抽水蓄能的的多元化发展也应得到重视,应加强中小型抽水蓄能的开发、因地制宜开发混合式抽水蓄能以及探索海水抽水蓄能的开发和应用等三方面的工作。
新型储能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收益模式
新型储能方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副秘书长李臻介绍,2021年我国储能市场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规模化发展,其中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规模达到573万千瓦,新增规模突破200万千瓦,同比增长74.5%。
然而,新型储能的发展存在两方面挑战。李臻介绍,一是供应链价格波动传导至下游储能市场。2021年至今,在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影响下,储能电池成本上升超过20%。项目初始投资相应增加、项目收益率下降,很多项目不具备商业可行性,导致目前一些已经招标的储能项目暂缓执行。
其次是我国新型储能市场尚未形成稳定的收益模式。新型储能的发展受政策影响大、商业模式不清晰,盈利困难。目前,美国、澳大利亚和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等已将新型储能作为经济发展的新驱动力之一,在研发资金、市场机制、电价补贴、退税等方面给出了各项支持措施。
建议因地制宜配套储能,避免盲目上马新基建
万里智库高级研究员王自强从资本市场的角度谈储能的发展。他表示,股市是行业的晴雨表,储能板块的异军突起,反映出储能企业发展活跃。从资本市场看,必须利用市场手段来发展储能,尤其是新型储能,要产生经济效益。在发展过程中,要重点关注两个问题。其一,为配合新能源发展,需要因地制宜的配套储能,避免盲目上马新基建,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二,避免对储能技术的过度保护,需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提升储能技术的市场竞争力。
资深能源专家许江风提出,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来发展储能。他认为,在2060年新型电力系统中,除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电力变异储能体系外,城市电动车储能集群是可以直接储存过剩电力并能够为电力系统平谷和调峰的储能系统,且具有经济性。
NRDC清洁电力高级顾问王万兴指出,为支持储能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的作用。前期政府推出政策,调动社会积极性,实现储能的快速发展。加强政府规划,从区域角度统一规划新能源装机规模、送出工程和储能设施建设。此外,储能的健康发展需要合理的市场机制与可行的商业模式。虽然新型储能技术成本下降很多,但目前从经济性、安全性角度来看,还没有达到与其他技术公平竞争的阶段。同时,由于市场主体立场不同,对待两部制电价的水平与结构认识不一致,需要加强与企业、市场主体等深入交流,探讨社会转型成本最小的方案。
(文章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