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飞机的起飞和降落,旅客看到的是机上的机长、空姐及机场值机员、安检员的辛勤付出,而背后,还有更多岗位的工作人员在为飞机的安全起降保驾护航,每一个航班的安全飞行都与他们息息相关。

在梅州机场,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与光电为伍,与数据为伴,在每一航班背后默默守护飞机的安全,他们是通信导航员。

通信导航,顾名思义就是为飞机起飞、着陆和在机场区域飞行提供信息导航的各项通信、导航设施的统称,也就是说,通信导航员肩负着引导抵离机场附近的每架飞机安全、准确地进近、着陆、起飞的重要使命。


【资料图】

梁俊发就是其中的一员,从入职起扎根梅州机场导航岗位35年。深夜的机房里有他弯着腰维修故障设备的身影;偏远的南外指点标台上有他背着仪器艰难行走的身影;办公室里泛黄的图纸上有他认真用彩色笔标记的各种数据……他用行动诠释着民航工匠人“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职业操守。

●南方日报记者陈萍通讯员洪梓娴

◎“拼命三郎”梁队长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话题,“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民航人的永恒坐标。“我们的工作就是保证空管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为飞行提供安全保障。通信导航系统保障贯穿于飞机飞行的全过程,每一套通信、导航设备都与安全直接相关,每一次通信的中断、导航的偏差都可能造成飞机返航、复飞或迷航,甚至酿成事故。”梁俊发聊起飞行安全,就变得非常认真、严肃。

“通信设备包括地空通信、平面通信、卫星通信、自动转报系统等设备,导航设备又分为仪表着陆系统、无方向信标、全向信标、测距仪等。”对普通人来说很陌生、专业性极强的导航设备在梁俊发的眼里,都是他无比熟悉的“工作伙伴”,他们朝夕相处了35年。

1987年,刚毕业的梁俊发带着计算机专业背景来到了梅州机场工作,“因为有无线电基础知识,所以上手比较快”,跨专业的他为了尽快熟悉工作,每天钻进与通导设备相关的“大本头”堆里,一点一点地啃、一本本地过,并抓住一切外出培训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在梁俊发的办公室里,有一叠一叠厚厚的图纸,有些都已经泛黄了。翻开图纸,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个彩色笔标注的数据和符号,可以想象,每一个数据和符号后面都凝聚了他刻苦钻研的思考和心血。

“每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我需要对照着这些图纸一点一点排除故障,这些数据都是我在设备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测量并记录上去的,需要更换零件时,我就知道原来的数值是多少,一目了然。”为了看清图纸上的字,梁俊发从口袋里掏出放大镜,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这些线路图。

在办公室里,梁俊发常常捧着这些图纸,琢磨分析故障可能出现的地方,“干这些需要心思缜密,还要有全局意识,因为可能在局部琢磨半天也找不出问题,当格局放大后,思路一下就开阔了……”谈起如何查找问题,梁俊发滔滔不绝,因为这些都是他30多年的经验积累。

为保障设备运行维护工作中的故障处理程序化,更好地提高同事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当时作为通信队队长的梁俊发牵头制定了《通信、导航应急处理程序》。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做到准确无误,他和同事白天到各台站把每种设备控制面板的中英文标识、按钮或开关所处的位置一一详细地记录下来;晚上回到家,再根据白天所画的草图和设备资料为第二天的实际操作试验和实地演练编写方案。

因为长时间低头工作,梁俊发的颈椎病不时发作,妻子心疼看不下去了,劝他不要这么拼,每次他都一笑置之,稍微休息一下,又接着干。经过了一个多月没日没夜的加班,《通信、导航应急处理程序》终于完成,他如释重负,“遇到问题时,有了这份材料,我们便有章可循了,保证起安全来也更有底气了。”

◎“万金油”发哥

“发哥,设备出现了故障,辛苦你过来看下!”

“好嘞!马上到!”

这是梁俊发与同事出现最多的对话,手机24小时不关机的他,不管是什么时候,只要接到紧急的任务,都会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对通导设备进行检查、维修。

一次,值班人员报告航向信标电源预警,梁俊发接到报告后,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到航向台抢修。经检查,是电源器出现了故障,电源器没有配件,而且损坏严重,不可能及时修复。

“如果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供电没有及时恢复,势必影响到本场航班的降落。”梁俊发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左思右想,灵机一动,利用之前淘汰下来的老盲降电源器来替换,但他们拿来该电源器一检查,也有故障。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梁俊发和同事马上赶回办公室查阅相关资料,修复了该电源器,但当安装到设备上时,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新老盲降设备的电源接口不一样,无法正常对接。于是,梁俊发又开始对每个接头进行改装……

一茬接一茬的问题让梁俊发忘记了时间,从中午接到任务,到最后把所有问题解决,时间已经过去了7个小时,天都黑了。户外成群的蚊子早已把梁俊发咬得全身是包,可他却毫没察觉,“修好后才觉得痒。”梁俊发笑着说自己后知后觉。

梁俊发不仅是通信队的一员,也是公司的设备维修员,其他部门设备出现故障了,总是想到这位万能的“发哥”。

还有一次,机场的PAPI坡度灯遭雷击损坏,由于保障部没有专门的电子技术人员,他们请梁俊发去协助修理。在没有任何图纸且对这种设备陌生的情况下,他利用自己学到的知识,先把整个坡度灯系统的电路图一点一点地画出来,然后按图查找故障。

“由于设备是从美国进口来的,用了近20年,而且设置了技术壁垒,零配件非常难找,经查阅资料,我选择大胆地用其他型号的零件替换,把灯光控制线路修好。可在通电试验过程中,发现还有其它问题,需要挖电缆……”当设备修好可以启动时,梁俊发才觉得自己的腰累到直不起来了。

不仅在机场是设备维修的担当,在梁俊发所在的小区,邻居们遇到家电坏了也喜欢找“梁师傅”。“一开始是为了积累无线电的经验,我经常免费为亲戚、邻居修理电视机、洗衣机、电磁炉、电饭锅等各类电器,久而久之,他们就习惯了找我。”为人老实、好脾气的梁俊发对大家也是有求必应,为此,他家里还有一个房间专门来堆放各类电子零件。

在机场,梁俊发是通信队的主心骨,各类精密仪器的维修不在话下,而回到家,梁俊发则是邻居们亲切的“梁师傅”,简单的电器维修也是尽心尽责。

◎“定海神针”梁师傅

“发哥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梅州机场航务管理部通信队副队长陈懿聊起自己的师傅,眼里流露出的都是敬佩之情。

梁俊发是这一岗位元老级的员工,几乎整个通信队都是他带出来的徒弟,陈懿就是其中一个,“已经第二代了,就是我同学的儿子也是我的徒弟。”梁俊发笑着说。

作为通信队副队长,陈懿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但遇到了疑难杂症还是第一个想到了自己的师傅——梁俊发,“发哥非常非常专业,教了我很多知识和经验,而且喜欢亲力亲为,当他休假的时候出现设备故障他都会赶回来,有他在我们就很安心。”陈懿说,梁俊发不是非常严厉的师傅,而是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来影响身边人。

有一次机场南近台的指点信标出故障,那时候刚好是雨季,有些同事担心维修器材会被雨淋湿了,想把维修工作拖一拖,这时梁俊发站了出来,带着玩笑的口吻说,“老天也没答应明天一定是晴天。这是突发故障,必须抓紧抢修。”然后就骑着摩托车,和同事两个人一前一后夹着用塑料袋包好的设备出发,哪怕自己被淋成落汤鸡也要保护好设备。

高科技的通信设备需要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在梁俊发看来,提高整体队伍的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是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一环。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民航通信设备及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我们通信队也增添了越来越多的进口高科技设备。为充分发挥这些先进设备的功能以及维护好设备性能,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非常重要。”梁俊发说,由于外出培训的机会不多,他常常先学一步并组织内部培训,把新知识和累积的经验传授给大家。

有一次,机场更新了设备,但在设备维护和检测过程中,梁俊发发现设备有偏差。“我利用业余时间慢慢摸清了设备的基本原理与信号的流程,掌握了设备的调试方法,并带大家一起到现场熟悉和使用仪表、仪器,解决了偏差的问题。”

不仅如此,梁俊发还和同事把工作当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些维修案例、重点难点编成教材,供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今年已经58岁的梁俊发快到了退休的年龄,虽然他嘴里说着“干这一行很枯燥很寂寞,而且非常辛苦”,但每当拿起图纸和线路板时,他的眼神又变得专注起来,眼里透着的光依然让人肃然起敬。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