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陆夷

距离“五一”假期越来越近,旅游的热度越来越高。据媒体报道,“五一”假期淄博旅游订单同比增长2000%,西湖景区游客量峰值将突破60万人,八达岭长城门票即将售罄……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五一”出游注定是“人从众叕”。

从春节,到清明节,再到“五一”假期,疫情防控转入新阶段以来,旅游市场持续回暖,为经济加快复苏注入强劲动力。统计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旅游总人次12.16亿,比上年同期增加3.86亿,同比增长46.5%;国内旅游收入(旅游总花费)1.30万亿元,比上年增加0.53万亿元,增长69.5%。

“报复性旅游”的良好势头得以延续,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预期的有效增强,消费信心的有效提振,另一方面折射出政府部门和经营主体的积极作为、用心经营。例如,近日省文旅厅启动2023年广东文旅消费季惠民补贴活动,广州发放3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多地推出“旅游专列”等。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优质产品和服务供给的不断加大,进一步增强了公众文旅消费意愿,激发了文旅消费热情。

值此旅游市场恢复发展的关键时期,“五一”旅游热既是各地争取更大流量的机遇,也是一场实打实的考验。面对大量的人流、车流聚集,各类需求涌现,如何做好充分准备和应对,可谓压力空前。要想挺过这一关,除了要优化旅游产品供给,尽量提升本地承载力和服务能力之外,还要加强公共服务和信息提示,做好交通组织管理、等级景区“限量、预约、错峰”管理等,大力提高服务保障水平。

近来,一些“不合理低价游”、导游辱骂游客、强迫购物、民宿涨价毁约等旅游乱象趁机抬头,不仅严重干扰正常市场秩序,而且引发的舆情为当地带来不可逆转的负面影响。日前,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知》,重点从规范旅行社经营行为、提升导游服务质量、严厉打击“不合理低价游”等市场乱象、丰富行业监管手段、妥善处理涉旅纠纷舆情等方面入手,严厉打击干扰市场秩序的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对照要求落细落实,加强市场秩序综合治理,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为游客营造好放心、安心、舒心的出行环境,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对于一些热门目的地来说,“下饺子”是难免的了,各类安全隐患也会随之增加。在此情况下,要多措并举守牢安全底线,强化安全保障,避免出现拥挤踩踏等事故,让大家兴尽而归、安全而返。有出行计划的游客,自身也要增强安全意识,提前做好攻略,规划好路线。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