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融雪汇成涓涓细流,淌过72万平方公里的大美青海,养育了藏族、回族、土族、撒拉族、蒙古族和汉族等多个民族。

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使得青海成为了一个独特而充满魅力的地方。在青海,色彩鲜艳的唐卡、灵动鲜活的青绣画、汤汁清澈的拉面,绚丽多彩的特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正带动更多的青海人民走上致富路。


【资料图】

在政府引导之下,金融机构积极参与到特色产业发展中来,在特色贷款、专项资金的扶持之下,越来越多的青海特色“青字号”产业正在借助金融的力量“走出去”。

指尖艺术变为“挣钱技术”

走进青海青绣数字化经济总部(下称“青绣总部”)的展销中心,气势恢宏的大型壁挂式绣品、细致精美的小幅刺绣挂画、素雅又富有生活气息的刺绣床品、玩偶、饰品、国潮服饰等刺绣文化衍生的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一个月能拿到三千多块钱嘞。”在青绣总部四层的生产车间,60岁的席金莲正戴着花镜,与六七个绣娘围坐在一张方桌前,手指拿着绣针在一副两三米长的大号太阳花刺绣上下翻飞。

席金莲是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山乡人,此前刺绣只是她零散时间才会做的针线活儿,直到十五年前,她加入互助县素隆姑刺绣有限公司,成为一名绣娘,这门手艺才真正成为她挣钱的技术。

席金莲每天闲暇时就会来青绣总部“上班”,工资按日计费。有时候,她也会发动村里没有工作的妇女一起在家刺绣,再带上亲戚朋友闲暇时创作的绣品,来青绣总部“变现”,因此每月额外还有一千多块钱的收入。

青绣总部的负责人苏晓莉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十几年前,苏晓莉初步接触到了青绣文化时,就被文化水平不高却对审美有着独特理解的绣娘们、灵巧精湛的民间刺绣工艺深深吸引,也使得她萌生了改善绣娘们生活处境,促进青绣文化“走出去”的想法。

“绣娘们没有上过一节色彩课、艺术课,但他们创造的作品却明艳动人、富有生命力,这让我十分感慨,就思考如何让绣娘们通过指尖艺术改变生活。”苏晓莉感慨道。自创立公司、成立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创办青绣总部以来,苏晓莉将绣娘们闲来无事做的针线活,变成了品牌和产品,也由此改变了千万绣娘的生活条件。

“不少绣娘在农闲时间进行青绣创作,再将成型的作品‘卖给’青绣总部。但一些绣娘手里缺少资金,舍不得用好的原料进行创作,导致作品价格上不去,挣不到什么钱。”苏晓莉介绍道,为给绣娘提供原料收购资金,青绣总部和海东农商银行联合打造了特色贷款产品“绣娘贷”。

海东农商银行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道:“绣娘们用贷款去买刺绣用的原材料,把作品卖给青海青绣数字化总部后再还款,青绣总部进行担保,他们认可过工艺的绣娘,就意味着有把绣品变现的能力,我们就可以为她发放贷款。”

2021年青绣总部成立以来,已吸纳140家企业(工坊)入驻,培训绣娘1500人,孵化10家企业,直接、间接带动从业人员15万人。

一碗拉面致富一个镇

“山连山,不见川。”这句话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地貌特征的真实写照。

复杂的地理环境和落后的交通条件使得化隆县曾长期戴着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如何脱贫致富成了困扰当地居民的首要问题。

直到20世纪80年代,当地农民马贵福离开家乡,来到福建厦门经营了“厦门第一家拉面”,赚到了“第一桶金”,不仅轰动了整个化隆县,也让更多的化隆人看到了脱贫的希望。从那时起,11万化隆籍“拉面人”陆续走出青海,通过邻帮邻、亲帮亲的方式,拉面产业逐渐成为化隆县的致富产业。

已经30岁的公义村村民谭海买在2002年决定外出创业,在上海、广州开了自己的拉面馆,直到2017年被选为公义村党支部书记,他才回到了家乡,在家乡开起了拉面馆,带动村民发展“拉面经济”。

“刚出省的时候,我们手里没有本钱,7、8个人每人从农商银行贷款了7000元左右,合伙开一家拉面店来轮流经营。后面慢慢攒起钱来,我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拉面馆。”谭海买介绍道,当时贷款还需要每年回家探亲时到银行年审,“现在去外地开店时,办理贷款方便多了,直接在手机上操作就可以。”

化隆县委县政府为11万化隆农民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李玉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政府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设立了46个办事处,选调在职干部担任办事处主任,帮助走出青海的拉面人办理证照、调解合同纠纷、协调随迁子女上学等问题,指导他们更好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此外,化隆县推出了“带薪在岗实训+创业”的精准扶贫新路子。一方面,以全国近2万家拉面店为载体,有意愿开办拉面店的农民递交申请后,拉面服务中心会对其初步培训,然后与拉面店对接,让农民与拉面店签订一年以上的“带薪在岗实训”用工协议,让其带薪“跑堂”,实地接受培训。另一方面,农民掌握拉面技艺后,经拉面服务中心评定合格,化隆县就业局会向其发放拉面技能合格证书,并给予实训合格人员开店资金扶持。

“我们为开拉面馆的农民提供了‘530’贷款,就是贷款资金5万元,贷款期限3年,贷款利息为0。”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地方品牌产业培育促进局局长赵政向记者介绍。

但5万元距离开一家拉面店还有一定距离,为承接县域群众的用款需求,化隆农商银行围绕“拉面经济”成立了拉面产业综合金融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了“拉面贷”等一系列拉面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拉面贷”贷款期限匹配拉面店经营周期,授信额度在20万元至30万元左右,贷款利率低于同类产品优惠10—250个基点不等,目前,已累计发放“拉面”贷款1000多笔,金额约3亿多元。

化隆农商银行小微企业支行行长赵文顺说,当前该行拉面贷约占总贷款量的三分之一,放款对象多为在外地经营拉面馆的人。疫情期间,85%的拉面店处于停业状态,拉面店营业额较上年直线下降,化隆农商银行及时筹备了1亿元信贷资金,主动推出了“拉面复工贷”产品,短短50天时间为急需资金支持的“拉面人”发放“拉面复工贷”1.1亿元,占全县同业复工复产贷的97%。

“科技草莓苗”带富一个村

走进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区玉拉村的玉拉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园,1.6万平方米的大棚、整齐排列的草莓苗、科技化的组培实验基地映入眼帘。

这里是全国有名的田园综合体千座大棚基地,由政府投资1.4亿元兴建的连片大棚多达1140栋,占地2200亩。

2021年前,这座大棚基地曾外包给企业经营,村民们在这里依靠土地流转获得收入。但由于企业公司化运作经营不善,原本承诺农户的土地流转租金无法发放,大片土地撂荒。后来,在村集体的带动下,村经济合作社将这块土地承包发展温室基地,主要生产草莓脱毒苗和草莓、蔬菜等生产。

“这个基地是东西部协作建设的。”玉拉村党支部书记曹有明向记者介绍说,几年前,依托东西部协作平台,江苏省农科院与西宁市湟中区建立了合作,江苏向玉拉村提供技术支持,育苗完成后,玉拉村再将草莓脱毒苗销往南京,由此开启了南京草莓的高原“集训”之旅。

通过采用全国先进的茎尖脱毒克隆技术,一丝草莓花蕊经显微镜下切分后可以在培养基上培育出无毒的草莓幼苗800株,如此一年可培育无毒苗400万株供应给省内外种植大户。

疫情期间,产业园资金上产生了一定压力,湟中农商银行幸福支行行长李建明回忆道,为了能把土地流转租金及时发放到农户手中,村经济合作社向湟中农商银行寻求支持。湟中农商银行通过增信给予他们支持,让农户重燃发展希望。当前育苗中心在湟中农商银行贷款余额86万元。

玉拉村村委会主任贾贵顺介绍,玉拉村高原气候明显,培育的脱毒草莓苗具有成活率高、抗寒性强、病虫害少、坐果率高等优点,农户培育过程中农药使用量少,育苗成本降下来了,农户就增产增收,这样的草莓苗自然更受欢迎。

在村集体产业的带动下,通过在农业科技产业园务工,许多农户也习得了草莓生产苗的培育方法和草莓种植技术。

“之前我们这里主要是外地人承包土地种植草莓、种植蔬菜,本地农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居多。农业科技产业园成立后,现在有很多农户自己租用塑料大棚进行种苗培育或果蔬种植,家庭收入明显提高。”贾贵顺乐呵呵地介绍道。

在政策的带动引导下,在金融机构的帮扶下,越来越多“青字号”产业正在走出乡镇、走出青海。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