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岭村的盘山水泥路 王江伟 摄
中新网承德3月17日电 (张桂芹 赵丹丹)“如今路修好了,吃水不用愁,核桃大丰收有销路,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近日,河北省宽城满族自治县铧尖乡三道岭村村民宋国新笑着说。
走进燕山深处的三道岭村,整齐的房屋,宽敞的水泥路,村民广场上,三五成群的村民正在健身,远处种植的核桃树一直延伸到山顶……
曾经的三道岭村由于行路难、吃水难、土地贫瘠、交通不便等原因,村民生活艰苦。
三道岭村梯田里栽满了核桃树 王江伟 摄
“以前我们这缺水非常严重,当时人畜饮水都不够。”时任村支部书记的李明回忆说,为解决饮水难问题,县里送来了水利技术人员,成功钻成深180米的深井。可是好景不长,由于该村是石灰岩地区,深井在使用过程中导致潜水泵磨损严重,每年更换费用高达15万元,这对贫瘠的三道岭村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后来,为了有足够的水饮用,三道岭村干部到县里“蹲点儿”跑项目,筹集资金从唐山市迁西县架管道引水源。最终,总投资105万元的“三道岭村饮水工程”于2003年竣工,共建设3个蓄水池、打201米深斜井一眼,打水窖91个,彻底解决村里饮水难问题。
“为啥我们村叫三道岭村,就是需要爬过三道大梁的盘山路才能到家,以前就是一条羊肠小道,自行车得扛在肩上走。”村里老党员李淑琴说。
三道岭村村民在村广场健身 王江伟 摄
“要想富先修路,只要我们大家共同艰苦奋斗,也能像愚公一样开出一条山路。”当年,村两委干部在全村代表大会上动员说。
2006年,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各家各户分区划片,自带工具,自发义工,开始开山修路。“为节省来回时间,我们中午带饭,一包干粮一壶水,当时干得是热火朝天。”通过努力,一条长7.5公里,宽3.5米的水泥硬化路竣工了。
“看着宽敞的水泥路,我们打心眼儿里高兴。”李淑琴说。
路修好了,就想着如何致富。三道岭村全村总面积9860亩,耕地只有400多亩,虽然山多地少,土地贫瘠,但是属于石灰性土壤,阳光充足,正好适合栽种抗旱的核桃树。
说干就干,该村经过十几年奋斗,如今3000多亩的梯田从山脚叠到了山顶,见缝插针栽满了核桃树,荒山坡变成了绿化经济林。
看着漫山遍野的核桃树,村民满眼都是丰收的希望。然而青核桃成堆放在家门口,5毛钱一斤都卖不出去。
“核桃单品价值低,加工成核桃油,不仅能解决滞销问题,价值还能翻几番,村集体经济也能壮大。”铧尖乡党委知道情况后,主动帮村里出谋划策找销路。
2021年,通过洽谈,三道岭村与铧尖乡一金矿企业形成长效合作机制,生产的核桃油统一销售到金矿,作为福利发放。
“多亏村集体统一收购,销路不愁,这在以前是不敢想的。”宋国新高兴地竖起了大拇指。
谈及三道岭村未来的发展规划,包村干部刘凤明表示,村里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宜林、不宜耕的荒山坡,光照充足,非常适宜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未来我们想努力把这些荒山秃岭变成能发电的“太阳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