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时间:2022年12月24日(周六)20:00

直播地址:科学网微博直播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849844916191487

扫码进入科学网微博直播间观看直播

科学网视频号将同步直播

科学网B站将同步直播

科学网抖音将同步直播

【直播简介】

往期节目中,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高山书院校董薛澜教授导读《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时讲到:

“发明新范式的人几乎总是要么很年轻,要么刚入行不久…这些人出于之前的实践,几乎不相信常规科学的传统规则,所以很容易看出哪些规则已经不再适用,并且设计出一套新规则来取代它们。”

在DNA双螺旋结构被发现这件事上,这句话就是真理。

1953年4月2日,题为“DNA双螺旋结构”的科研论文被《自然》接收时,作者詹姆斯·杜威·沃森(James Dewey Watson)年仅25岁,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37岁。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可以说是20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它的发现,意味着人们终于找到了打开遗传学的大门的钥匙,对于人们认识、了解甚至是改造生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如此重要的科学成就,为何是两个“经验尚浅”的年轻人发现的?发现者沃森当时进入DNA研究才一年之久,而克里克也是从别的领域转行过来的,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发现过程中有怎样不为外界所知的故事?

1968年,沃森出版了一部以个人名义写就的回忆录——《双螺旋》,在这本书中,他详细讲述了1951——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期间自己观察事物的思路和一些当事人的想法。

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劳伦斯·布喇格评价说:“《双螺旋》把新概念的诞生描绘得栩栩如生,把许多扣人心弦的场面逐步推向全剧的高潮,同时又将科学家们的日常生活娓娓道来,为读者揭示了一个神奇而又平凡的世界。”

本周六晚八点,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立;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刘俊杰;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吝易,一起导读这本《双螺旋》。一起回到遗传学发展的开端,去看看科学领域里年轻人的叛逆与冒险、年长者的遗憾与不甘,亲自感受真理是如何从怀疑和困境中曲折诞生的。

【嘉宾介绍】

俞立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俞立实验室发现了迁移细胞中的新细胞器迁移体,目前对其机制及功能进行深入的研究。

俞立于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12年研究成果入选2012年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3年获得谈家桢生命科学创新奖,2021年获中国细胞生物学会杰出成就奖。

刘俊杰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助理教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专注基因编辑相关的技术研发,可用于农业育种、人类疾病治疗及生物能源生产等,是未来生物科技发展的重要领域,亦是世界科技竞争的热点之一。

近年来,刘俊杰实验室陆续开发了CasX、Casπ等小型、微型的高效基因编辑工具,在国际顶尖期刊《自然》《科学》《细胞》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科学成果。

刘俊杰于2018年获得美国生命科学研究基金奖,2020年获得加州大学突出博士后奖,2021年获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原创项目支持,2022年获得优秀青年基金(海外)支持。

吝易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IDG/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助理教授。

长期从事生物大分子相变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机制相关研究。此前,曾成功解析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中遗传性重复多肽的细胞毒性机制,阐明其通过影响细胞内生物大分子可逆相分离从而导致细胞毒性、诱发神经退行的机理。与此同时,其深入研究生物大分子相分离的分子机制,从序列、结构以及调控等多个层面出发,致力于解释神经活动的细胞分子机制以及神经相关疾病的发病机理。相关成果先后发表于国际权威期刊Cell、Nature Chemical Biology、Science Advances、PNAS等。

现任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生物大分子相分离与相变分会理事、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脑血管功能与疾病分会委员。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