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信息困惑的关键,就是不能让成见束缚自己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前几天,有人快递来美国的新消息,大意是劳动力短缺在美国各地蔓延,2022届毕业生因而遇上了多年来需求最强劲的就业市场。一些行业里,应届毕业生的起薪已高达10万美元甚至更高。一些毕业生说,他们在找工作时,不仅看重职位的薪酬和职业成长机会,还关注灵活性以及职场环境是否令人愉悦。

其实,跨越大洋传来的此类消息有很多,当然,万里迢迢风传而至的“彼类”消息也不少。鉴于“彼此”消息颇有矛盾之处,旁观者观瞻起来,就难免时有困惑和困扰。于源头而言,信息涟漪对远方水面儿的困惑和困扰,自然且无所谓。于是,破除困惑、化解困扰的重担,“听风者”就只能自己担。

这确实是一个重担。以上面这个消息为例,旁人辨识起来,恐怕也是“各花入各眼”,只要有人能嗅出“风”中春雨的味道,就一定有人能听到隐约的冷硬啸音。依据惯常理解,毕业生遇上了“最强劲的就业市场”,是能约略等于“经济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的,其间逻辑并不复杂。不过,惯常事背后往往也藏着“不惯常”:如果企业端没有显著变化,劳动力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或者不能)进入市场,客观上也确实能助力应届毕业生们“捡便宜”;而这将如何标识市场状态和前景,又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站位不同,看到的景致就一定有异,大洋此岸的旁观者如此,大洋彼岸的“槛内人”其实也一样。比如,毕业生或员工们如果更“关注灵活性以及职场环境是否令人愉悦”,马斯克的感受恐怕就会不太爽。前些天,因为许多员工迟迟不愿线下恢复上班,马斯克很是威胁了一番“要裁员”。除了生员工的气,马斯克要“裁员10%”的另一个理由,就是他对经济形势的预感“超级糟”。

马斯克并非“孤军奋战”,持同样观点的人还很不少,而且这些人的表达要比马斯克直白得多,他们还纷纷发明了“新说辞”。比如摩根大通的CEO Jamie Dimon,就认为“飓风”将至,高盛的总裁John Waldron,提醒大家准备迎接“前所未有的对体系的冲击”,而摩根士丹利联席总裁Ted Pick,则认为当下已经发生了“范式转变”……

当然,站在这些人对立面强力发声的人也有。比如,6月3日,就美国5月份就业报告发表讲话时,拜登总统就直言,“美国经济已进入了稳定增长的新时期”,“美国人应该对经济充满信心”。顺着马斯克准备“解雇10%”员工的话茬儿,拜登说“福特对电动车的新投资,将创造6000个新的工作岗位”,“克莱斯勒也在进行类似的投资”。拜登总统想表达的意思也格外清楚——马斯克准备裁掉的10%员工,有许多“下家”等着接。

马斯克在随后的“回应”中,也“不小心”给拜登总统对经济前景的论断小小地“背书”了一下——NASA将继续借助SpaceX开展商业载人飞行,以“维持美国不间断载人进入国际空间站的能力”。但是,拜登总统的论证还是小有瑕疵的,福特、克莱斯勒对电动车的新投资,虽然能为马斯克准备裁撤的10%员工带来很强的“或有承接力”,但二者燃油车流水线上的员工,却不可避免地面临了职业生涯的或有变动,一来一去,相关就业对经济的支撑或许就没拜登总统说得那么强。

如此看来,要想根据看到的、听到的信息,作出某种判断(或直接论定、或间接证明),确实不难,难的是自己的论断与现实的贴合度到底有多高。要想保证自己的结论尽可能准确,除了要最大程度地搜集各种信息外,对信息的辨识以及由A信息到B结论之间的逻辑推导,也需要格外仔细。在这个过程中,破除庞杂信息带来的困惑和困扰的一个关键,就是不能让成见束缚自己对外界的感知能力。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网)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