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前新建成并投运加氢站26座,2024-2025年再新建并投运至少37座加氢站。
在今年8月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牵头制定了《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补贴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后,氢燃料电池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再迎政策利好。
(相关资料图)
11月2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发布《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车用加氢站发展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据悉,《规划》将围绕北京市“一条环路、两片区域、三类节点、多条通道”的货运和通勤客运加氢需求,开展加氢站布局,目标在2023年前力争建成并投运37座加氢站,并在2024-2025年力争再新建并投运至少37座加氢站,至2025年实现加氢站保有量74座。
其中,“一条环路”是指围绕六环周边顺义空港、通州马驹桥、平谷马坊、大兴京南等4大物流基地,新发地、岳各庄等7大批发市场和本市重点铁路货场,打造环线加氢供应链。
“两片区域”则针对本市重点物流基地、批发市场、铁路货场较为集中的南、北两大区域,形成区域加氢供应能力。
“三类节点”是在物流基地、批发市场和铁路货场等三类货运物流节点周边,满足就近加氢服务需求。
“多条通道”是指在本市主要客货运通道沿线布局加氢站,满足车辆沿途加氢服务需求。
“加氢站既是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氢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分布式发电等氢能利用技术推广应用的必备基础设施。”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方面表示。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8月,北京市投入应用1528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包括大中客车845辆,普通物流车272辆,冷链物流车203辆,重卡202辆,环卫车5辆以及个人乘用车1辆。为保障上述1528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日常运行,北京市已建成11座加氢站,其中10座加氢站已投入运营。
而根据《北京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目标,结合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任务,北京计划在2023年前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
根据这一总体目标,《规划》提出“两步走”的发展规划。
其中,2022-2023年为示范先行阶段,目标是在冬奥配套加氢站建设运营工作经验基础上,打好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开局之战,同时在延庆区、大兴区、房山区、昌平区、顺义区、海淀区和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重点区域,开展服务干线货运、城配物流、公交客运、环卫邮政等领域车辆的加氢站布局建设,在现有11座加氢站基础上力争建成并投运26座加氢站,加氢总能力达到74吨/日,满足47吨/日车用氢能需求,促成重点区域氢能产业示范引领。
2024—2025年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立足区域示范成果,紧跟京津冀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建设步伐,在2023年已保有37座加氢站、日加氢总能力达到74吨的基础上,力争再新建并投运至少37座加氢站,建成并投运加氢站保有量达到74座,加氢总能力达到148吨/日,满足126吨/日车用氢能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加氢站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普及速度,但现在,高昂的成本严重限制了加氢站的建设。
据业内人士称,目前一座日均加氢量500kg的35MPa固定式加氢站的建设成本约为1200万元,大型加氢站的建设成本甚至超过4000万元。
不过,早在今年8月对外发布的《北京市关于支持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中,就明确规定将通过补贴支持加氢站建设运营。鼓励新建和改(扩)建符合本市发展规划的加氢站,对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建成(含改扩建)的加氢站,按照压缩机12 小时额定工作能力不少于 1000 公斤和 500 公斤两档分别给予500万元和200 万元的定额建设补贴。对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提供加氢服务并承诺氢气市场销售价格不高于30 元/公斤的加氢站,按照 10 元/公斤的标准给予氢气运营补贴。
不仅仅是北京,在“双碳”目标指引下,多地都已出台规划,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造氢能产业集群。
据中国氢能联盟预计,到2025年,我国氢能产业产值将达到1万亿元;到2050年,氢气需求量将接近6000万吨,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7亿吨,氢能在我国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超过10%,产业链年产值达到12万亿元,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增长极。
国联证券预测,未来十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将经历两个发展阶段:2020-2025年为发展起步期,氢能车市场以政策驱动为主,方向上侧重发展中重卡;2025-2030年随着基础设施普及、技术革新和成本下降,产业将进入发展加速期,到2030年年销规模有望达到10万辆水平。
截至2021年12月,我国累计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8941辆,累计建成加氢站205座,其中,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等地加氢站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已分别建成加氢站45座、22座、19座和19座。湖北、河南、河北等地也在加快推进加氢站建设。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